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0|回复: 2

[转贴好文章] 世界十大未解奇案 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9 09: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十大未解奇案 1.jpg
形象接近完美圆形的地球,表面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接近30%为陆地,而另外70%为海洋。因此难怪,《新纪元》选出的十大未解历史奇案中,和自然界有关的大部分发生在表面面积有3.6亿平方公里的海洋中。

然而,其实发生在陆地上的奇案更多,究竟人类生活在陆地上,接触的环境主要在陆地环境中。实际上,人类最多的无法参透的奇案,还是和人类本身活动有关的事件。千百年来,很多和人类各类活动有关的奇特古怪的事件,在各种因缘巧合之下,终于成为千古之谜。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人类理性认知的局限有深刻认识。他认为人类知识就像一个圆圈,知识越多,代表圆圈越大;然而正因为圆圈越来越大,使得人类“已知”和“未知”的边界越来越长。因此,承认自己“无知”的人,通常正是知识丰富而圆圈很大的人。

人类倾向记忆那些大脑逻辑理性能够解释的事件,而选择“忘记”逻辑理性无法理解的事情。但正因为有了那些孜孜不倦地研究未知领域的人,人类知识的圆圈才会越来越大,人类文明也才可能逐渐进步。

十大奇案,可以当成奇谈怪论,也可提醒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浩淼无边。

1. 基督圣体裹尸布
裹尸布.jpg
1898年5月28日皮亚(Secondo Pia)拍摄的裹尸布上的影像的反面显示出一张正面的脸,这张图像后来被用作天主教坚信礼中“耶稣圣容”的一部分。(维基百科)

在意大利都灵大教堂范围之内的萨夫瓦公爵世家的一座小礼拜堂里,保存的一块14尺5寸长、3尺8寸宽的布,布上隐隐约约有一个人的前身和后身的影像。这块布每一百年大约只拿出来公开展览四次,每次展览,远近成千上万的教徒都赶来瞻仰。他们相信布上的影像就是耶稣基督的真容。这块布就是有名的“都灵圣体裹尸布”(Shroud of Turin),也是基督教在全世界保存得最严密,引起最大争论的一件遗物。

据说在早期基督徒被压迫的时代,这块圣体裹尸布被人世藏起来有三百年之久。后来落入君士坦丁保拜占庭帝国统治者之手,曾两次险遭战火毁损,最后移到都灵大教堂公爵住处,从1578年起一直保存到今天。

1898年5月28日,裹尸布在都灵大教堂展出的时候,意大利考古摄影家塞贡多·皮亚(Secondo Pia)获准给它拍照。令人惊奇的是,裹尸布上的这个形象,如果使用黑白摄影中的“反转”即左右相反、黑白颠倒的方式观看,会比在正面自然的黑白影像之下,显得清晰得多。

法国医生,著名的裹尸布研究学者皮尔·巴贝特(Pierre Barbet)首先在1898年发现这个“负像”特征。他解释:“它具备所有普通照片的特点,你眼中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相反的:黑的是白的,白的是黑的。而唯一和普通照片不同的是:都灵裹尸布的‘负像影片’,上面没有阴影,而一般普通的黑白摄影,则一定会有阴影。”
裹尸布 2.jpg
都灵圣体裹尸布全长“负像”底片(维基百科)

历史上第一张有人物形象的黑白摄影图片,大约出现在1838至1839年期间。怀疑论者认为,都灵裹尸布上的这个“黑白底片”的人物是在中世纪(1492年 至1530年之间)被伪造出来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它也要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黑白照片早了将近400多年的时间!这怎么可能呢?

后来,法国一位著名医生德拉治开始研究这件古物,在1902年把他研究的心得送交法国科学院。报告说,这是一幅十分精细的人体影像,显示其人生前饱受酷刑,终至遭遇到钉死十字架上惨不堪言的痛楚。尸体上撒着芦荟粉,布上仍找得出芦荟粉的残迹。批评者认为裹尸布根本是伪造的,是一位聪明画家的杰作。德拉治医生则说,布上看不出有上色的痕迹。

1931年,另一位专业摄影师吉塞比·恩利(Giuseppe Enrie)获准再为圣体裹尸布拍照。他的底片的质量当然远超过1898年所拍的那张,经过研究之后他说:“影像绝不是画家的手笔。把底片尽量放大后,看不出布纹里有丝毫颜料的痕迹。”

2. 玛丽.赛勒斯特号双桅船
赛勒斯特号.jpg
1861年无名画家(有可能是Honoré Pellegrin)绘制的亚马逊号(后改名玛丽赛勒斯特号)(维基百科)

玛丽·赛勒斯特号(Mary Celeste)是一艘前桅横帆双桅船。它曾经于1872年在大西洋被人发现全速朝向直布罗陀海峡航行,不过在船上并没有发现任何人。

玛丽·赛勒斯特号是一艘长31米、重281公吨的前桅横帆双桅船,建造于1861年的加拿大新斯科细亚坎伯兰(Cumberland)地区,也是这个地区所建造的首艘船只。当时被命名为亚马逊号(Amazon)。

因为发生过许多意外事件,所以有一些人认为这艘船运气不佳。亚马逊号的第一任船长在处女航开始不久之后就去世了,它也曾在英吉利海峡中与其它船只碰撞。1869年被卖给美国人,进行重大的修改之后重新命名为玛丽·赛勒斯特号。

1872年11月5日,在船长本杰明·布里格斯(Benjamin Briggs)的命令下,装载工业酒精的玛丽·赛勒斯特号从纽约史坦顿岛出航,准备前往意大利的热内亚。除了船长与七名船员以外,还搭载了船长的妻子和两岁的女儿,一共十人。
赛勒斯特号 2.jpg
船长本杰明·布里格斯 (维基百科)

一个月之后,12月4日,玛丽·赛勒斯特号被认识布里格斯的大卫·瑞德·莫尔豪斯船长所指挥的德·格瑞第亚号发现。他们仅比玛丽·赛勒斯特号晚七天离开纽约港。德·格瑞第亚号的船员在全速朝向直布罗陀海峡航行的情况下观察它达两个小时之后,大副奥利佛·狄佛(Oliver Deveau)率领一群船员登上玛丽·赛勒斯特号的甲板,他并且发现船上的状况大致良好,他报告说:整艘船非常的湿漉。船上只有一个帮浦,而且在甲板之间充满大量的水。前舱口与活门都是开启的状态,而且只有一艘救生艇下水的迹象,显示这艘船是被故意弃置在海上。

船上1701桶酒精原封未动,船上有六个月的补给与食物,除了船长的航海日志以外,船上所有的纸张都不见了。航海日志最后记载的日期是11月24日,当时玛丽·赛勒斯特号位在葡萄牙统治的亚速群岛西方100公里的海面上。德·格瑞第亚号的船员于是将玛丽·赛勒斯特号行驶到直布罗陀。

玛丽·赛勒斯特号在这次事件之后仍然被几位船主使用12年之久。2001年8月9日,克莱夫·卡斯勒(Clive Cussler)率领的探险队与加拿大的电影制作人约翰·大卫斯宣布他们已经在海地发现这艘帆船的残骸。考古学家詹姆斯·P·德尔加多(James P. Delgado)根据海湾探勘与分析船只的结构、材质、压舱物与被火焚烧的痕迹来确定这些残骸是属于玛丽·赛勒斯特号。这些证据也符合玛丽·赛勒斯特号在历史上的记载。

3. 陶斯之声
陶斯之声.jpg
陶斯居民和访客被沙漠中一种神祕而微弱的低频嗡嗡声所困扰(维基百科)

美国新墨西哥州小城陶斯(Taos)的一些居民和访客多年来一直被沙漠中一种神祕而微弱的低频嗡嗡声所困扰。奇怪的是,陶斯城只有2%的居民听过这种声音。有人认为它是非常规声学效应的结果;还有人怀疑是群体恐惧症或某些不为人知的邪恶因素在作怪。更奇怪的是,最灵敏的、远胜过人类听觉的声音检测手段均无法检测到这一噪音。

陶斯是一个离新墨西哥首府圣塔菲几十里之外的艺术家集中地,汇集了许多来自东部甚至来自欧洲的艺术家,他们在陶斯建立工作室、修别墅、开各种酒吧和艺术沙龙,过着一种另类的艺术人生。陶斯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现在正经历这样一种状态:从当初不通电话,居民都是不会讲英语的印第安人,到现在连好莱坞巨星、亿万富豪都在此地置业度假,陶斯已成为一个繁荣的艺术家村落。
陶斯之声 2.jpg
小镇陶斯(维基百科)

在离陶斯二十多公里之外,有一个牧场,那里曾居住过一位引导美国现代艺术风潮的风云人物,美国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乔琪亚·奥姬芙(Georgia O'Keeffe),她后半生五十多年一直住在陶斯,隐居在一个私密天地里,与沙漠和四周的方山为伴。在陶斯和圣塔菲,几乎每一家画廊都挂有她的作品的印刷品,她最重要的作品都被博物馆收藏了。

4. 黑色大丽花惨案
黑色大丽花.jpg
1943年9月23日的伊丽莎白·肖特(维基百科)

1947年1月15日,在美国加州洛杉矶中心住宅区,诺顿街区一片茂盛的草地上,如同一具残破的人体石膏模型,22岁白种女性伊丽莎白·肖特(Elizabeth Short)被从肚脐处拦腰斩成两段、多处伤痕的裸尸被发现。

警方从被害人所有的伤口判断,被害人是被用大型砍刀类武器分尸,其死因存在多种可能性,毫无疑问的是,她在死前被惨无人道地折磨了36至48小时。

被害人伊丽莎白(昵称“贝蒂”或“贝丝”)在五个女儿中排行老三,其父在她很小的时候藉伪装自杀离家出走。1940年,16岁的贝蒂被送到迈阿密,随后辍学去酒店做服务生,并开始效仿当时的偶像影星迪安娜一身黑色的着装来树立冷艳的外形。她最想嫁给空军军人,或者成为一名演艺界明星。她开始混迹于军营和海军基地附近的公共场所,并与多名军人发生过纠葛。

1945年年底,贝蒂与一名叫马特·戈登的飞行员确定恋爱关系,但戈登被派驻海外不久即因飞机坠毁死亡,贝蒂生前这段唯一正常的恋爱关系随告结束。此后贝蒂徘徊于好莱坞街头,幻想某天被“星探”发现。

1947年1月23日,凶手给《洛杉矶审查者报》的主编打电话说,关于谋杀案的内容太少,并说会给这位主编提供贝蒂的包裹。1月24日,报社收到一个包裹,包裹内有贝蒂的出生证明、社会保障卡、她生前与许多军人的合影、一些名片、报导马特·戈登死亡的剪报、寄放行李的寄存票以及一本被撕掉几页的通讯录,上面还有75名男性的名字和联系方式,随包裹寄来的一个信笺上是用从报纸或书刊上剪接拼凑的几句话:“这是大丽花的财产,还会有信件寄来。”1月28日,一封短信被寄送到警署,用手写的几句话:“周三,1月29日上午10点是转折点,(我)要在警察那里寻开心。”落款是“黑色大丽花复仇者”。很多人推测凶手可能将要在上述时间自首。当然,凶手并未如“约”自首,而且马上又寄给警方一张剪接加手写修改的信笺,上面说:“(我)改变主意了,你们不会和我公平交易的,大丽花的死是合理的。”遗憾的是,在这三封信笺以及包裹里的物品中都未能找到犯罪人的指纹或其他有价值的线索。
黑色大丽花 2.jpg

来源:看天下

发表于 2012-2-9 10: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看,最喜欢看这些东西了
发表于 2012-2-11 01: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之一在这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4-5-10 15:37 , Processed in 0.021905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