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400|回复: 38

[纯音乐] 推荐一些经典的粤曲选段,有兴趣了解粤曲的朋友请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9 12: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说一下,我不是粤曲发烧友哦,以前家人听的时候,也跟着听过一点,所以只能凭着印象推荐几个选段,大家不要拍我哦

数了一下,一共九段,我按照难度高低排列,前面像小曲多一点,应该比较容易被大众接受,后面的唱腔比较接近正规的粤剧,而且比较长,请大家谨慎试听哦。

这些粤曲都是从视频网站下载下来转录的,音质一般,请各位见谅。

分飞燕

分飞燕.jpg

《分飞燕》是很经典的一首广东粤曲,民间广为流传,是极受粤语区民众欢迎的曲目。本曲是一首描述情人间别离的对唱小曲,寄调粤乐十大名曲之一的《杨翠喜》。《杨翠喜》是粤曲的传统曲目,作者不详,乐谱最早载于1934年丘鹤寿编《国乐新声》。
  
《分飞燕》是苏翁填词的,苏翁(1932-2004),广东顺德人,家世富裕,1948年就读广州大学、岭南大学,1954年移居香港,跟粤剧名伶何非凡学戏。2004年,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专门举办了“苏翁作品展演及讲座”,表彰他对粤剧和歌坛的付出。


  曲:佚名
  词:苏翁
  
  分飞万里隔千山
  离泪似珠强忍欲坠凝在眼
  我欲诉别离情无限
  匆匆怎诉情无限
  又怕情心一朝淡有浪爱海翻
  空嗟往事成梦幻
  只愿誓盟永存在脑间
  音讯休疏懒
  只怨欢情何太暂
  转眼分离缘有限
  我不会负情害你心灰冷
  知你送君忍泪难
  唉吔难难难
  难舍分飞冷落
  怨恨有几番
  心声托负鸿与雁 
  嘱咐话儿莫厌烦
  莫教人为你怨孤单
  只怨欢情何太暂
  转眼分离缘有限
  我不会负情害你心灰冷
  知你送君忍泪难
  唉吔难难难
  难舍分飞冷落 怨恨有几番
  心声托负鸿与雁 
  嘱咐话儿莫厌烦
  莫教人为你怨孤单

此曲分别被徐小凤、张德兰、郭炳坚、陈浩德、尹光、胡美仪、罗家英、梁耀安、刘君儿等人演唱过,动听非凡——以上摘自百度百科,不过这些人多是流行歌手,唱起来粤曲的味道不算太浓,我在youtube上找了一个版本,听起来还可以: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cy183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2: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peyearn 于 2011-12-9 12:17 编辑

唐伯虎戲秋香

唐伯虎点秋香.jpg

这段粤曲曾被用作周星驰《唐白虎点秋香》的片尾曲,各位也应该比较熟悉吧。看看这词,唐白虎真是个厚脸皮的色狼啊

唱:任劍輝&白雪仙(应该还有更早的版本?)

任劍輝(1913年—1989年11月29日),原名任麗初,又名任婉儀,廣東南海人,粵劇女文武生(能文能武的第一男主角),有「戲迷情人」的美譽。身高5呎7吋.

自小跟隨姨母小叫天(粵劇女小武)學習粵劇。早期加入鏡花艷影班在廣州十八甫真光百貨公司的天台遊樂場演出粵劇。 十四歲跟從有女馬師曾之稱在先施天台為主帥的粵劇女小武黃侶俠學藝。其堂妹任冰兒亦為粵劇演員。1939年,加入全女班「群芳艷影」。香港淪陷時期,任劍輝與白雪仙、靚次伯、歐陽儉等人在澳門成立「新聲劇團」。

任劍輝曾經與多位正印花旦合作,包括紅線女、芳艷芬、余麗珍、鄧碧雲、羅艷卿、吳君麗及秦小梨等等。當中最合拍的仍然是白雪仙,並組織「仙鳳鳴劇團」,演出的名劇有:《帝女花》、《紫釵記》、《蝶影紅梨記》、《再世紅梅記》、《三年一哭二郎橋》、《半壁江山一美人》、《雙飛蝴蝶》、《牡丹亭驚夢》、《白蛇新傳》、《李後主》等等,傳誦數十年不衰,堪稱香港文化瑰寶。著名電影演員陳寶珠是她的得意門生。任劍輝退休後與白雪仙專心扶助弟子龍劍笙及梅雪詩等人組成的「雛鳳鳴劇團」,直至八十年代移居加拿大。1989年11月29日在香港跑馬地寓所因肺積水病逝,享年76歲。

任劍輝.jpg

白雪仙(1928年-),原名陳淑良,生於廣東廣州,籍貫廣東順德人,粵劇名伶小生王白駒榮之女,排行第九,故行內人愛稱她為「九姑娘」,是一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

十二歲白雪仙拜「萬能泰斗」薛覺先為師,在覺先聲劇團任梅香,「白雪仙」這個藝名是其姐在戲院見到「白雪公主」的名字,覺得適合仙姐,這名便由此而來。(另一說:白為父親白駒榮的白,雪是師母唐雪卿的雪,仙為師父薛覺先之諧音)十六歲在師兄陳錦棠的錦添花劇團初任正印花旦,但只做了一年,白雪仙嫌自己年紀輕及火候不足,甘願做二幫花旦。白雪仙與任劍輝相識於澳門的新聲劇團,50年代起合作無間,先後組織過鴻運、利榮華、多寶等劇團,1956年任白二人與梁醒波、靚次伯組成仙鳳鳴劇團。1961年為演出《白蛇新傳》而招募數十名少女擔任舞蹈藝員,後經篩選、培訓、改組,成為「雛鳳鳴劇團」,是80年代至90年代初在香港最受歡迎的粵劇團之一。白雪仙演罷《白蛇新傳》後淡出粵劇舞台,1964年籌拍古裝宮闈電影《李後主》,拍攝歷時四年,1968年上映,雖然破當時票房紀錄,但由於投資巨大仍要虧本,白雪仙為要贖回因投資拍攝而賣去的樓宇,於1968年末至1969年初再度起班,此為仙鳳鳴劇團最後一次舞台演出,自此過着退休生活。

白雪仙.jpg

曲词:

(唐白):小姐 妳拜神呀 真系神心
正所谓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
小姐 妳生得靓既叻 小姐
点解妳唔啋我既唧 小姐

(唐):求神 求神 诚心禮佛来求灵神
同小姐妳三生有幸 同小姐成为情人
好心娇赐妳怜悯
(秋):劝你说话慬慎 娇花休想过问
劝你要立品行 快跪开叻未再(痴)身
(唐):小生热情太甚 初相见心中意爱玉人
我初初学人去蜜运 喂 省我既貓面太无瘾
(秋):衰人讲嘢令我憎 所作所为认真下品既
(唐):哦 点算下品啫 我有心求凤引架 观音妳应动慈善既心架

(秋):观音实无令咁多坏人立错心
(唐):观世音都有救苦救难心
(秋):你乞我憎 面懵挾牙痕
(唐):嘻! 我生性风流 我还未结婚
(秋):你自量吓 系得你人 你个貓样生成 有人共结婚咩

(唐):我著名貌美同姑娘合衬
(秋): 我啋! 你未来闷我 你闷人闷到忟既
(唐): 我意求共妳做对有情人
(秋): 你只衰人 边个同你相亲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cy183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2: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peyearn 于 2011-12-9 12:27 编辑

帝女花之香夭

帝女花.jpg

唱:任劍輝&白雪仙

《帝女花》是粵劇戲寶,而在粵劇裡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由梁金棠原創編寫,於1934年10月25日首演,由廣東省廣州市的散天花劇團的廖夢覺、楚賓及林小梅演出,迄今只餘殘篇。

現時普遍通解的版本是第二個版本,也有分為原著版本及修訂版本兩種。原著版本是唐滌生參考清朝初期劇作家黃韻珊編寫的崑劇而改編,後來由著名粵曲唱家任劍輝及白雪仙組成的仙鳳鳴劇團於1957年6月7日在香港作首演。


故事简介:

崇禎末年,崇禎帝由於疼愛長女長平公主,屢次委任禮部選婿,俱為長平所拒絕。這晚在昭仁公主的陪同下,在乾清宮前連理樹下選駙馬,接見了由周鐘引薦的太僕之子周世顯,折服於他才勇雙全,二人在含樟樹下題詩以表心跡及訂下百年之約。

改朝換代之後,長平公主就在周鐘的家中匿藏及養傷,得到周鐘女兒瑞蘭的悉心照顧,然而周鐘的兒子寶倫是一個名利之人,打算出賣長平公主以求榮祿。長平公主在得知學的陰謀之後萬念俱灰,但幸好得到瑞蘭移花接木,命維摩庵住持以意外身亡的道姑慧清和長平公主交換身份,長平公主因而可以逃離險境。周鐘和寶倫以為長平公主已經去世,但適逢周世顯尋至周府乞求長平公主的屍首,因而飽受周氏父子的奚落;而瑞蘭則藉故避居於紫玉山房照應長平公主。

化身慧清的長平公主上山拾柴時,在庵外巧遇周世顯,而周世顯雖然百試是否長平公主本人,但她一一不肯相認。在庵中觀音像之下,周世顯繼續盡力逼問,長平公主不堪他苦心一片,終於向他表露身份。二人相約當晚於紫玉山房重聚,誰不知二人的行踪被周鐘的手下識破了,並呈報了周鐘知道。周鐘得知之後,立即趕到維摩庵,要求周世顯接長平公主回到皇宮中面聖。

瑞蘭在紫玉山房點上龍鳳燭,以示慶賀周世顯及長平公主重聚之喜。周世顯攜同周鐘父子及清室的宮女到紫玉山房以作準備迎接公主。長平公主在接見周世顯時,以為他也是賣國求榮,因而大受刺激,拈銀簪威脅刺目。在經過周世顯的解釋後,長平公主知道及明白他深思過,並以公主回朝作為厚葬崇禎及救出太子作交換條件;長平公主隨即寫表,二人並誓言在成事之後就會共赴黃泉。

周世顯面見清帝時,為公主回朝展開談判,而清帝為求安撫前朝(明朝)人心,於是一一答應,包括安葬前朝先帝及前朝太子等等要求。清帝答應要求後,長平公主上殿面見清帝,表示接納及感謝清帝的安排,與周世顯完婚。在洞房花燭之夜,長平公主和周世顯在當初選婿及定情時的含樟樹下完婚,其後二人仰毒,雙雙自殺殉國。

选段所唱的就是上面标了绿色的部分(只有一句话哦




    【旦】落花滿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薦鳳台上。
    【旦】帝女花帶淚上香,願喪生回謝爹娘。
    【旦】我偷偷看、偷偷望,佢帶淚帶淚暗悲傷。
    【旦】我半帶驚惶,怕駙馬惜鸞鳳配,不甘殉愛伴我臨泉壤。
    【生】寸心盼望能同合葬;鴛鴦侶,相偎傍。
    【生】泉台上再設新房,地府陰司裡再覓那平陽門巷。
    【旦】唉,惜花者甘殉葬。花燭夜,難為駙馬飲砒霜。
    【生】江山悲災劫。感先帝,恩千丈;與妻雙雙叩問帝安。
    【旦】唉,盼得花燭共諧白髮,誰個願看花燭翻血浪。
    【旦】唉,我誤君累你同埋孽網,好應盡禮揖花燭深深拜。
    【旦】再合巹交杯,墓穴作新房,待千秋歌讚註駙馬在靈牌上
    【生】將柳陰當做芙蓉帳,明朝駙馬看新娘,夜半挑燈有心作窺妝。
    【旦】地老天荒,情鳳永配痴凰,願與夫婿共拜相交杯舉案。
    【生】遞過金杯慢咽輕嘗,將砒霜帶淚放落葡萄上。

        唱詞:

    【旦】合歡與君醉夢鄉,
    【生】碰杯共到夜台上。
    【旦】百花冠替代殮妝,
    【生】駙馬珈墳墓收藏。
    【旦】相擁抱,
    【生】相偎傍,
    【合】雙枝有樹透露帝女香。
    【生】帝女花,
    【旦】長伴有心郎;
    【合】夫妻死去与樹也同模樣。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cy183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2-9 12: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学粤语歌听这些最好。吐字正宗。
发表于 2011-12-9 12: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专辑下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2: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鳳閣恩仇未了情

鳳閣恩仇未了情.jpg

唱:麥炳榮&鳳凰女

《凤阁恩仇未了情》,粤剧名剧目。金将耶律君雄奉命送郡主红鸾回宋国。两人本是恋人,正是难分难舍。适逢民女秀钿因被父迫嫁,投江自尽,最终被君雄红鸾所救。是晚君雄红鸾等之官船遇盗,错乱中红鸾秀钿两女调换了身份。红鸾因惊慌过度,患上失忆,被钿之父倪思安认为己女,带往尚书府就亲。而秀则被亲王误认为皇妹,带回宫廷。

麥炳榮(1915年12月19日-1984年9月30日),原名麥漢明,是武術指導韓英傑姻親和于占元女婿,為人「牛精」,故又名牛榮,廣東番禺人,著名粵劇藝人,師承自由鐘(梁鐘)。身高5呎5

他曾前後加入「人壽年」、「覺先聲」、「新生活劇團」、「前鋒粤劇團」,由配角升包尾小生,再升二幫小武。到了1930年擔當正印小生。後來和鳳凰女組織班霸「大龍鳳劇團」,演出著名劇目《百戰榮歸迎彩鳳》、《刁蠻元帥莽將軍》、《彩鳳榮華雙拜相》、《鳳閣恩仇未了情》等。除了粵劇之外,麥炳榮曾拍攝戲曲電影、粵語電影及電視劇。1964年,他擔任香港八和會館第11屆的主席。

麥炳榮.jpg

鳳凰女(1925年-1992年12月1日),原名郭瑞貞,廣東三水人,身高5呎6吋. 港澳著名粵劇名伶。

她自小愛好粵劇,13歲跟隨紫蘭女學藝。1939年,升為正印花旦。香港淪陷期間,跟隨多個粵劇團在內地流浪並演出。香港光復後,加入了馬師曾的勝利劇團,並在各大劇團擔任二幫花旦。1954年,在大春秋劇團擔任正印花旦。1950年至1968年,參演電影超過250部。退出舞台後,轉向主持電視節目。後來,與麥炳榮、梁醒波及譚蘭卿組成的大龍鳳劇團並擔任正印花旦,並與林家聲、陳好逑等名伶合作,成為粵劇班霸。1960年代,《鳳閣恩仇未了情》、《百戰榮歸迎彩鳳》、《花木蘭》都是鳳凰女的佳作。在《鳳閣恩仇未了情》劇目中,鳳凰女飾演的番邦公主,帶出連串錯摸的喜劇處境,梁醒波、譚蘭卿的諧趣演出,更使全片絕無冷場。

鳳凰女.JPG



词:

合:【明月千里寄相思】癡心化夢幻,耳畔聽風雪聲,愁和夢散,情­­無限,人自痛傷惜別,珠淚向檀郎泛,何日再會呀,永不復還,萬­里­關山,那孤雁長記在我心間,相思兩地夢更難。

生:(白)異國情鴛驚夢散,空餘一點情淚濕青衫。

生:【胡地蠻歌】一葉輕舟去,人隔萬重山,鳥南飛,鳥南返,鳥兒比翼何日再歸還, 哀我何孤單。

旦:休涕淚,莫愁煩,人生如朝霧,何處無離散,今宵人惜別,相會­­夢魂間,我低語慰壇郎,輕拭流淚眼。君莫嗟,君莫歎,終有日,­春­風吹渡玉門關。

生:情如海,義如山,孰惜春意早欄柵。虛榮誤我怨青衫。

旦:憐無限,愛無限,願為郎君老朱顏,勸君莫被功名誤,白少年頭­­莫等閒。

生:柔腸寸斷無由訴,笙歌醉夢閒,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旦: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地北與天南,愛郎情未冷,情未冷。

合:一葉輕舟去,人隔萬重山。 鳥南飛,鳥南返,鳥兒比翼何日再歸還, 哀我何孤單,何孤單──

《明月千里寄相思》的调子变得好高啊,真有点不习惯 后面胡地蛮歌的部分,上次hibi分享的徐小凤个人演唱会里也有一部分啦,这次则是全段。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cy183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2: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C。Q娃 发表于 2011-12-9 12:38
有没有专辑下载?

我家里有一些专辑,现在身边没有啊

不过这里有几位粤语歌高手和戏曲高手,也许他们会有哦
发表于 2011-12-9 12: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喜欢粤语的这种抑扬顿挫和咬字,和演歌是不是有点像呢
你可以试试听
戏曲好听,就是因为有故事,其实日语歌,不管长短也一样,只不过很遗憾我们有些听不懂
发表于 2011-12-9 12: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听看,谢谢h版。
不知粤剧《山乡风云》弄得到吗,这个戏1965年由红线女主演,时至今日经久不衰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12876/  ;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12876/
电影也不错,我在三年前上传到56网过,刚才上去却看到一个提示:由于一些原因您无法把该视频分享给好友观看(只能自已看,大概牵涉到版权问题,56网可能考虑还是稳重一点之故吧http://www.56.com/u13/v_MzU4NDAxMTQ.htmlhttp://www.56.com/u66/v_MzU4Mzk5OTE.html
发表于 2011-12-9 12: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hopeyearn 发表于 2011-12-9 12:16
唐伯虎戲秋香

任劍輝 她的声音太厉害了
发表于 2011-12-9 12: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hopeyearn 发表于 2011-12-9 12:39
鳳閣恩仇未了情

这个歌我的大爱,我每次去ktv都只能找到原版的ktv,像老了人的伴奏同事或者朋友就不准我唱。我就只能不唱
好像我有大L的唱片
发表于 2011-12-9 12: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hopeyearn 发表于 2011-12-9 12:40
我家里有一些专辑,现在身边没有啊

不过这里有几位粤语歌高手和戏曲高手,也许他们会有哦

比如恒沙,他有几千张戏曲的碟子,还会录电台和电视
对了,你上次说给我听红线女的昭君出塞的,在哪儿啊。闵惠芬听这首歌都快变成痴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2: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伯臨終(节选)

梁山伯与祝英台.jpg

唱:陳笑風(郑少秋的老师)

陳笑風(1926年-),原名陳嘯風,乳名阿瑛,東莞人,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他父親為著名編劇家兼電影編導陳天縱。他自創「風腔」,被稱為「天皇小生」。

陳笑風出身自粵劇世家,父親為著名編劇家兼電影編導陳天縱,曾編寫馬師曾的戲寶《賊王子》、《冷面皇夫》等劇本。當初陳笑風在東莞家鄉出生,後來去了香港念中學。1941年香港淪陷,陳天縱被邀請為「大東亞共榮圈」做事,但思前想後,第二天便到家鄉避難。後來陳笑風在廣東大學唸土本工程系。20歲才到他父親所主持的歌壇任音樂員。不久轉學粵劇表演。1944年,得到了男花旦吳惜衣的賞識。1946年,開始在香港的戲班擔任小生。當年他以“賈寶玉”一角成名。50年代,他曾經跟隨戲班遠赴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表演。

由於他在藝術不斷追求,表演善於掌握人物性格,唱腔感情細膩,成了他「風腔」的特色。他的首本戲有《山伯臨終》、《大漠英雄》、《王大儒供狀》、《刺目勸夫》、《胡二賣仔》、《人面桃花》、《枇杷門巷》、《梁祝恨史》、《紅樓夢》之“寶玉與黛玉”等等。他收徒謹慎,只公開承認收了鄭少秋一人為徒。

陳笑風.jpg

此曲在梅艳芳的《胭脂扣》里也曾出现,如花在等不到十二少时,跑到一个戏台前,听戏听得出神,那时台上所唱的,就是《山伯临终》。



(白)人世無緣同到老﹐樓台一別兩吞聲。

淚似簾外雨﹐點滴到天明﹐空房冷冰冰﹐山伯孤零零﹐刻骨相思唯有病﹐一腔恨怨解不勝。

英台妹呀﹐梁兄喚你千聲不應。

好同窗﹐緣暗訂﹐三年結伴百般情。有誰知同林鳥散驚弓彈﹐到頭來牛女星分怨父兄。

說甚麼牴犢關懷﹐分明陷英台落阱。選婿重金龜﹐拒婚嫌薄聘﹐害得我簪折望銀瓶﹐

數寒更﹐悲獨聽﹐聽來腸斷似雨淋鈴。不是讀書聲﹐不是鐘鼓鳴﹐不是關雎詠﹐更不是長亭十八里叮嚀。

今夜她驚迴殘夢苦淒清﹐我敲碎痴心愁夜永。裴航搗藥救雲英﹐尾生抱柱甘同命﹐我卻抗不來﹔爭無計﹐眼看馬家郎強奪了卿卿。

空有這扇墜早為媒﹐雖是英台親許我﹐今日啞口槐蔭難作證。這繡帕﹐這繡帕贈別在樓台﹐估道牽情如針線﹐又誰知英台說春蠶絲盡到死枉經營。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cy183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2: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山 发表于 2011-12-9 12:47
比如恒沙,他有几千张戏曲的碟子,还会录电台和电视
对了,你上次说给我听红线女的昭君出塞的,在哪儿啊 ...

我这次选了她的《打神》,我忘了答应过你要传《昭君出塞》啦

我现在只能在视频网站上找粤曲了,手边没有碟,回头我就传《昭君出塞》。红线女的经典好多啊,除了《打神》,《昭君出塞》,还有《李香君》,《关汉卿》等等,还有cy上面说的《山乡风云》,都是很有名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3: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peyearn 于 2011-12-9 13:34 编辑

打神(节选)

唱:紅線女

打神為紅線女著名曲目之一,改編自著名民間故事「王魁負桂英」,為焚香記中之一折,粵劇作曲家楊子靜之作品。

紅線女.jpg

故事简介:

才子王魁失意而行乞街头,名妓焦桂英看中了他的才华,救了他的性命,还嫁给了他,支持他上京考试。在上京之前,他们一起到海神庙,立下海誓山盟。不料王魁是个薄幸郎,考试高中状元之后,便做了丞相的女婿,一纸休书便把桂英休掉。桂英又是伤心,又是愤恨,于是来到他们立誓的海神庙里,把海神痛骂一番后自杀。而海神因为受了桂英的辱骂,觉得是因为王魁负心才使他的名声受到影响,便杀死了王魁,为桂英报仇。背信弃义,负心薄幸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紅線女(1924年12月27日-),原名鄺健廉,廣東開平水口镇泮村人,生于广州西关,现居广州环市路華僑新村,是中国享誉海内外的粵劇表演藝術家,众人皆称为“女姐”。代表作《荔枝颂》、《珠江礼赞》、《昭君出塞》更被视为粤剧唱腔的经典,并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腔。

从小就受到粤剧艺术熏陶的红线女,八、九岁便跟留声机学唱粤曲。抗日战争前,家住广州西关,1938年因日军侵华而辍学,同年7、8月间,随母亲经澳门赴香港,拜舅母何芙莲为师,正式踏入艺术生涯,取艺名「小燕红」。1939年春节,在胜寿年班首次登台演出。自此便常在戏班中练功,并于夜场扮演丫环、宫女的配角,在勝壽年劇團任第三花旦。1940年,她随何芙莲临时于粤剧名伶靓少凤的金星剧团演出,靓少凤为女姐正式改名为“红线女”。1941年到上海登台演出,年底日军占领香港,红线女迁居于靓少凤家,并于15歲加入馬師曾劇團。1943年,广东肇庆演出,在内地第一次用“红线女”艺名,成为“师曾剧团”的正印花旦。其后不停到抗战后方巡演,包括广西在内多处战地留下女姐等马派剧目的身影,如《苦凤莺怜》、《斗气姑爷》、《软皮蛇招郡马》等。

抗日戰爭勝利後,她回到香港,并学习京劇三年,後來得到港澳富商何賢贊助成立了“真、善、美粵劇團”,且先后与马师曾、薛觉先合演《蝴蝶夫人》、《清宫恨史》等剧。1946年在香港连续一个月每天不停演出粤剧戏目《我为卿狂》轰动全港,次年以《我为卿狂》为题材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到1950年代初,又组建了红星粤剧团,与马师曾领衔到广州演出现代戏《珠江泪》。1952年,她又一并演出了《一代天骄》、《王昭君》,并且尝试改编《蝴蝶夫人》和莎翁名著作为粤剧素材。女姐在传统旦角的基础上,融入京腔、昆腔及西洋美声技法,创造出著名的粤剧唱腔“红腔”,使粤剧旦角唱腔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1955年,受到时任國務院總理周恩来的邀请,她放弃了在香港演艺界的事业,回到内地。1956年藉回內地参加国庆7周年观礼活动,受到周恩来接见,是年底参与广东省粤剧团演出。及至1957年正式以个人身份加入广东粤剧团(今广东粤剧院)。此后,她先拜京剧梅兰芳为师;请程砚秋设计身段、水袖;请俞振飞指点《桂芝告状》;请周小燕改进《思凡》的唱腔;并且研究将昆曲名家朱传茗、歌唱家郭兰英、王昆等唱腔技巧融入粤剧发声,先后演出《搜书院》、《昭君出塞》、《苦凤驾怜》、《打神》、《李香君》、《关汉卿》、《山乡风云》等剧目,最终完成红派艺术的创造。

《打神》是红线女唱的粤剧中我最喜欢的,我觉得比《昭君出塞》还要好。这出戏基本上由红线女一人独唱,戏文把故事交代得很清楚,而红线女的表演更是出色,感情充沛,催人泪下;虽然整出戏超过30分钟(具体多长忘了),但一路听下来,只觉得跌宕起伏,心潮澎湃,一点都不觉得沉闷。第一段二王的“坠在奈何桥”的拖腔,长达几分钟,真听得人如痴如醉啊。后来有不少人翻唱过这个名段,但听完红线女的原版之后,其他版本基本上只要唱完第一句,我就可以关播放器啦——和红线女相比实在差得太远了,不忍卒听。



词:

(白)拜了海神爺,海神呀爺,當曰王魁上京,在此地會經講過,此後男不重婚,女不改嫁,如今王魁身榮,竟然休棄我桂英。你,你,你,因何不報,你因何不報呀

(二王)人說天眼昭昭,我道神恩非普照,何以王郎薄倖偏榮耀呀,我桂英情重,卻身墜在奈河橋

(拉腔譜子托白)想我焦桂英,雖身落風塵,倒知大義,當曰王魁落第,训臥在街前,我仗義憐才,救他性命,對佢一片情深,才把终身付托,我助佢上京求名,亦非貪勢利,記得途別之時,會與佢在此焚香設誓,佢話過我地員情相守,到老不分,佢重話倘有負心,定難逃天譴

(反線中板下句)豈料他姓名標,博得狀元高第,狠心便把舊愛,一筆咁勾销. 招贅在相
府中,珠圍翠繞綠衣郎,佢只見新人歡笑,一紙休書,染遍我慨斷腸紅淚

(轉乙反二王下句)海神爺你怎也冷眼都不瞧,天高渺渺我訴無門,莫不是人間,你管不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cy183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3: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客途秋恨

客途秋恨.jpg

唱:白駒榮

白駒榮(1892年—1974年),原名陳榮,號少波,廣東順德大良龍潭村人,著名粵劇小生表演藝術家,粵劇四大天王之一。他是著名花旦白雪仙之父。白駒榮父親是一位普通粵劇演員。白駒榮與金山炳、靚榮、千里駒、靚次伯等人同是把戲台演唱語言從官話改為粵語的前軀。二十年代初期已有小生王之稱的白駒榮發展了「四門頭二黃」(又名和尚腔和參禪腔)、「八字二黃」等的腔調和板式,使唱腔更富特色,對薛覺先、馬師曾的演唱方法有較大的影響。他更以真嗓(平喉)代替假嗓演唱,音色優美清潤,自創“白派”的演唱方式。

白.jpg



词: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睇我思嬌情緒好比渡日如年。小生係繆姓乃是蓮仙字,為憶多情既歌女呀叫做麥氏秋娟。見佢聲色以共性情人讚羨,佢更兼才貌仲的確兩相全。

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涼天。你睇斜陽照住個對雙飛燕,睇我獨倚蓬窗我就思悄然。耳畔聽得秋聲桐葉落,又只見平橋衰柳鎖寒煙。第一觸景係更添情懊惱囉,睇我­懷人愁對果個月華圓。

即係舊約難如潮有信,新愁深似海無邊。睇我呢種情緒悲秋同宋既玉,況且客途黎抱恨你話叫我對乜誰言。近日聽得話有羽書馳諜報,重話干戈亂擾江村。

崑山玉石也遭焚毀,好似避秦男女入桃源。你係幽蘭不肯受污泥染,又怕賊兵來犯月中仙。你話嬌花若被狂風損,果陣玉容無主情乜誰憐。一定輾轉馬前遭血濺,日落魂歸玉化煙。你­話若然你豔質係遭兇暴,我寧願同埋白骨去伴姐妝前。

或者死後得成連理樹,好過生時常在呢個奈河邊,但望慈航法力總要行方便,把楊枝甘露救出火坑蓮。等你劫難逢兇俱化吉,個的災星魔障兩不相牽。睇我心似轆轤千百轉,空綣戀 . .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cy183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3: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余俠魂訴情

唱:馬師曾

余俠魂訴情.jpg

馬師曾(1900年4月2日-1964年4月22日)字伯魯,號景參,廣東順德縣龍譚人,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馬師曾在1944年與紅線女結婚,其子馬鼎盛是著名的軍事與時事評論員。

1917年在廣州太平春教戲館學戲,1919年獲平天彩班聘爲第三小生,發奮勤學苦練,又得男花旦小湘鳳(靚少鳳)支持幫助,小湘鳳邀他合演自己編寫的時裝新戲《癫、嘲、廢、戆》,演出引起轟動,馬師曾嶄露頭角,獲擢升爲第二小生。後來小湘鳳與他另組新班,他在演出《白蛇傳》時扮許仙,唱做功夫別致,大受歡迎,戲班中人都說:“風華子第二小生一炮便打響了!”恰在此時,他遇見從國內前去演出的著名演員靚元亨,兩人同台演出《海盜名流》等劇,馬拜靓元亨爲師,隨靓元亨參加普長春劇團演出,自此開始起用本名馬師曾。

1923年回香港發展,于人壽年戲班任正印丑生,代替剛離開該班的正印丑生薛覺先,在千里駒、白駒榮等前輩的扶掖下,發揮其演戲诙諧、機變、通俗的特長,以及從師傅靓元亨處學到的小武行當演唱藝術,成功演出《玉樓春怨》、《一個女學生》以及他在南洋編演的幾個新戲,無論夜場、日場都大受觀衆歡迎。馬師曾反覆鑽研了傳統粵劇《江湖十八本》,並在丑角上多番研究,於《苦鳳鶯憐》中演風塵俠丐「余俠魂」,創出有獨特風格的“馬腔”(俗稱“乞兒腔”),大受歡迎,在廣州西關、南關四間戲劇輪流公演,歷時接近半年,創下當時的賣座紀錄。

1955年12月14日,馬師曾、紅線女回到廣州定居並參加廣東的粵劇工作,受到黨政部門、粵劇同行和熱愛他們的廣大觀衆的熱烈歡迎。1956年馬師曾被任命爲廣東粵劇團團長,與紅線女合演回廣州後的第一個新編劇目《昭君出塞》,不久兩人又合演根據同名瓊劇傳統戲改編的《搜書院》,並到北京彙報演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劉少奇、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先後同首都觀衆一起觀看了演出。文化部、中國戲劇家協會於1956年5月17日召開的昆曲《十五貫》座談會上,周恩來總理在講話中表揚馬師曾對粵劇工作的貢獻說:“現在,行家馬師曾回來了,氣象就更不同了,更提高了。”並且給予粵劇“南國紅豆”的美稱。

馬師曾.jpg



词:

我姓余﹐我個老豆佢又係姓余﹐俠魂就係我個個名字。

我家中內﹐糧無隔宿﹐幾乎要做到乞兒。有一日﹐係三月清明﹐乃係拜山日子。我就去馮家揾我大姐來借銀﹐ 想拜我老豆既山墳﹐睇白佢無乜推辭。

又點知佢毫無父女姐弟情﹐反轉豬肚佢就得架係屎。但開口鬧衰神﹐話見左我就頭昏﹐話我日日來借銀。不過我想拜我老豆既山墳﹐唔通個老豆佢無份既﹐你又話我幾咁得心辭。

好在個個馮二奶﹐見我大姐個衰人﹐俾左幾分銀子。佢重叫我﹐佢又話你從今之後你咪再到啦﹒要我立刻溜之。

我就番去歸﹐在半路中途﹐我越想越嬲﹐個個心中唔忿個個死人既大姊。我就返轉頭﹗想鬧佢一身﹐來消左我個啖氣。

點知行行不覺又見馮地既門楣。我入大堂 ﹐鴉雀無聲﹐以為無人在此。我又行入二廳﹐聽見房內吟吟沉沉﹐我重估佢講我﹐我就起了思疑。

個陣我就唔出聲﹐一味忍住個啖氣﹐在房前來偷聽。原來男女兩個人﹐係處商量秘密既大事。卻原來﹐姦夫巫實學﹐個個淫婦馮二奶﹐想謀殺親夫﹐又話假造個封情書。

個陣時﹐正係想話出聲又不能﹐想話唔出聲又抵唔住﹐只有思量有乜野法子﹐我就去馬地﹐想話來通知你﹐點知你被逐出外﹐我又被人打到我魄散魂離。

到今時﹐幸得遇著你﹐真係天公有眼。我就笑口微微問聲大嫂你﹐你話你既家事我知道定唔知﹖我知道晒啦呱。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cy183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4: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压轴篇:林冲之迫上梁山

唱:羅品超

羅品超(原名羅肇鑒,人稱鑒叔,1911年-2010年7月15日),祖籍廣東南海南莊龍畔村頭,著名粵劇文武生,“世界上年龄最大、表演时间最长的艺术家”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

羅品超12岁进入广州花地孤儿院举办的粤剧科班学艺,18岁入广州戏剧研究所附属戏剧学校、八和会馆的八和戏剧养成所学习。1931年后,罗品超在“千秋鉴”、“九华台”任正印小生,继而进入觉先声粤剧团,与薛觉先、靓少凤、千里驹等合作演出,在广州、香港、澳门以及南洋各地有较大影响。解放后组创珠江粤剧团,任团主任委员。其表演刚柔相济,洗炼细腻,尤以小武见长。以演《罗成写书》中的罗成、《平贵别窑》中的薛平贵、《五郎救弟》中的杨五郎、《林冲》中的林冲、《荆轲》中的荆轲及《山乡风云》中的黑牛等著称。他自成一格的“回龙腔”,韵味独特。

羅先後主演過許多劇目,如傳統戲《荊軻》、《梁山伯與祝英台》、《林衝》、《五郎救弟》、《黃飛虎反五關》、《樓臺會》、《山東響馬》、《平貴別窯》,現代戲《山鄉風雲》、《紅花崗》、《沙家浜》,還改編過外國戲《璇宫艳史》、《春香傳》等,長期積累了大量首演劇目,塑造了一批批性格迥異、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

罗.jpg

林冲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一个好的社会,坏人也能从善,相反,一个坏的地方,就是善人,也会被逼疯逼反。北宋就是这样一个坏的时代,那时奸臣当道,小人横行,正直之人,有冤无路诉,最后只能“打破长枷去造反”。在这一幕剧里,罗品超唱出了林冲各种心理变化,从开始的逆来顺受,到后来渐感不平,再愤怒激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他自己就是林冲,要把这一口冤屈之气全吐出来。



词:

【牌子追信頭】朔風泠,一天飛絮銀海翻。

【白】望鄉關,可憐無數山。白茫茫,怒雪報冬殘。聽悲笳,心情慘,沽酒歸來強解煩!昔才在李二店中,與眾家兄弟結盟,真是幸會!是俺回到草料場中,不想兩間草房,俱被風雪壓倒,俺林沖險遭不測。今夜無處安身,這便如何是好呢?【介】有了!離此不遠,有一山神古廟,不若我暫且借宿一宵,明朝再作理打算。著!走走走!
【追信】俺好比斷□飄□雪裏雁,茫茫天地間,獨翩翻。茫無歸計,莫開顏。恨奸佞,俑哔矗?褍礆垺0谆⑻茫?O陷阱,把俺構陷。野豬林裏險喪生,魂繞異鄉關。顛沛滄州道,看守草料場,銀弦千縷,難盡把哀思彈。【彈板芙蓉】花槍挑著酒葫蘆,踏著碎瓊亂玉,且到廟裏宿一晚。【白】來此已是山神廟,待俺推門進去。【介】此處有些柴草,待俺升火取暖。

【起更介】

【白】哦,初更了!【起唱回龍腔二黃慢板】俺林沖,獨座山神廟內,一聲長歎。【腔】胸中枉有安邦志,今日自保也艱難。家中婦,情何堪,與俺同遭劫難。可憐她,看著俺,項戴長枷,身纏鐵索充軍去,不知何日回還。【唱序】唉!相逢在夢間。【過門,取酒強喝一口介】高俅佟!境?Р芮欢?S慢板】罵一聲,高俅伲≠高俅,你害得俺【腔】人亡家散!痛俺有屈難伸,有冤難訴!冤難訴!屈難伸!不殺高俅難解恨呀,有日呀痛誅奸!

【過序,舉酒痛飲】

【續唱二黃慢板】想當初,在野豬林,智深兄曾勸俺,說道徒弟曹正已上二龍山,還有那、那、那與俺林沖一樣啊,是八十軍禁軍教頭王進已上了少華山,勸俺打破長枷去造反,打破長枷去造反!是林沖,還想來滄州了公案,待家國有事重起用,效力邊關。今看來,豺狼當道,俺自枉傾肝膽。眼看滄州道,哀鴻遍野,百姓溺火坑。【唱序】瘡痍滿目,如此江山!【飲酒,慨歎白】縱使俺林沖一人倖免,這天下事怎生得了呀!

【二更介】

【打掃街】畫角聲殘,夜色迷漫。一腔愁緒,今向誰談?何處是,壯士去路?愧我有國難奔,有家難返。堪嗟嘆,腰間寶劍,與俺同落難!【白】寶劍啊!【沈龍腔】劍啊!劍啊!劍啊!何時出匣斬邪奸?【嘆板】劍氣如虹,鋒芒未減!可嘆英雄落魄,劍你錯、錯、錯!錯隨俺!【白】高俅伲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cy183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4: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cy183 发表于 2011-12-9 12:43
听听看,谢谢h版。
不知粤剧《山乡风云》弄得到吗,这个戏1965年由红线女主演,时至今日经久不衰http://ww ...

《山乡风云》在tudou上有哦,不过只能听不能看

你的两个链接,是它的电影版么?(不过看不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5: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peyearn 于 2011-12-9 18:01 编辑
山山 发表于 2011-12-9 12:47
比如恒沙,他有几千张戏曲的碟子,还会录电台和电视
对了,你上次说给我听红线女的昭君出塞的,在哪儿啊 ...


应山山要求:昭君出塞(节选)

唱:红线女

昭君出塞全剧很长哦,比较出名的应该是这一段。

昭君.jpg

第一段


第二段


词:

(唱子規啼)我今獨抱琵琶望,盡把哀音訴,嘆息別故鄉。盡把哀音訴,嘆息別故鄉,悲歌一曲寄聲入漢邦。話短却情长,,家國最難忘,悲復愴,此身入朔方,唉,悲聲低訴漢女入漢邦。

(唱乙反二王)一回頭處一心傷,身在胡邊心在漢,只有那彤雲白雪,比得我皎潔心腸,此後君等莫朝關外看,白雲濘恨影,黃土竟埋香。

(唱乙反二王)莫問王嬙生死況,最是耐人憑吊,就是塞外—抹斜陽。怕聽那鷟鳥悲鳴,一笛胡笳掩卻了琵琶聲浪

(唱塞外吟)一陣陣胡笳聲響,一縷縷荒煙迷惘,傷心不忍回頭望,驚心不敢向前往。馬上淒涼,馬下淒涼,煩把哀音寄我爹娘,莫惜王嬙,莫掛王嬙,

(唱乙反中板)未報劬勞恩,末了心頭願,誰知我思故國,怨君王!

(唱乙反中板)手抱琵琶經已泣不成聲,難把哀絃震響。今曰去天涯,他朝倩誰收我白骨,怕難似蘇武還鄉。寄語我雙親,莫垂老淚望天涯,當少把王嬙生養,寄語漢宮廷,代我拜上元皇帚,

(唱正線二王)此後莫挑民女誤了蠶桑,應從愛惜黎民,顧念民生著想

(唱二流)回首江山徒惜別,夢魂難望到家鄉。待王嬙跪塵埃,拜別爹娘教養。拜別了漢家姊妹,拜別了護途官韓昌。忽聽得一陣陣胡笳,不由人心弦震盪

(唱二王滾花)王昭君心忙意亂,前路茫茫。

昭君出塞是红线女最有名的选段之一,几乎是说到红线女,就会想起昭君出塞,但个人感觉昭君出塞还不是她唱得最好的粤曲。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昭君出塞里,昭君的感情相对比较单一,就是“马上凄凉,马下凄凉”,要远嫁异域离乡背井的心情。相比之下,《打神》里面焦桂英的感情更为复杂,既有讲述往事时的甜蜜回忆,又有想到丈夫薄幸的悲愤,忽而又有幻觉,以为丈夫回来找自己重圆的惊喜,及至惊醒过来,又转为伤心失望,还有怪责天理不公,让她受苦的愤懑,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都要在一出《打神》的独唱中完全表达,难度之高,可想而知。因此,在《打神》选段里,红线女的唱技才真的得到尽情的发挥,可谓唱得出神入化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cy183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7: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cy183 发表于 2011-12-9 12:43
听听看,谢谢h版。
不知粤剧《山乡风云》弄得到吗,这个戏1965年由红线女主演,时至今日经久不衰http://ww ...

山乡风云:













印象中以前看过旧版山乡风云的录像,不过现在暂时找不到啦 ,只有录音。山乡风云有很多名家参与演出,红线女,罗家宝,罗品超等等都在,值得一听哦。

发表于 2011-12-9 17: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hopeyearn 发表于 2011-12-9 15:08
应山山要求:昭君出塞(节选)

唱:红线女

二王滾花 子規啼……原来这些都是唱牌名额?好有学问
这个是典型的粤曲的调调了,我感觉
鄉U悲,这个u是啥
谷P晴,还有这个p
这个我简直不看词是听不懂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8: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山 发表于 2011-12-9 17:52
二王滾花 子規啼……原来这些都是唱牌名额?好有学问
这个是典型的粤曲的调调了,我感觉
鄉U悲,这个 ...

对啊,都是曲牌名,真正要听粤剧,就是听这些咯,我们比较熟悉的多数都是小曲而已。

唱词我修改啦,原文有个U的地方应该是表示拉腔,那个什么P的是乱码了。。。

山山其实可以自己把词听出来嘛
发表于 2011-12-9 18: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味道怪怪的,好像到了西关的里弄
发表于 2011-12-9 20: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hopeyearn 发表于 2011-12-9 17:46
山乡风云:

谢谢h版,虽说是十句里只听懂一句,但怀怀旧、养养耳不错滴。
有空把它连续起来录下来,一边做事一边听(就像听三波春夫的浪曲一样)
发表于 2011-12-9 20: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熟悉的就是红线女。粤剧是粤港两地最喜欢的,很多老影视演员都非常喜欢,就象福建的歌仔戏,外地人是无论如何听不懂的。
粤剧也为7、80年代的歌曲尤其是影视歌曲提供了充足的养份,我们听张德兰,柳影红,鲍翠薇都能感觉到粤剧的影子。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0: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cy183 发表于 2011-12-9 20:17
谢谢h版,虽说是十句里只听懂一句,但怀怀旧、养养耳不错滴。
有空把它连续起来录下来,一边做事一边听( ...

那时听粤曲就像现在听流行曲一样哦

我爷爷那一辈人,就只喜欢那些传统的段子,《山乡风云》那些就觉得一般

到我爸爸那一辈人,便也津津乐道了《山乡风云》。不同年龄段的人,喜欢的乐曲就是不一样。到了我这一代人,喜欢粤曲的已经不多了。

山山上面说粤曲有点像演歌,我想也许应该是粤曲的小调在某种意义上有点像演歌,这种长篇的粤曲可能应该对应日本的戏剧(我不知道具体术语 )。不过粤曲很灵活,不但使用各种小曲,还经常把流行曲融入到某些唱段中,像上面的《明月千里寄相思》便是一例。不知其他地方的戏曲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1: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tssc2000 发表于 2011-12-9 20:51
比较熟悉的就是红线女。粤剧是粤港两地最喜欢的,很多老影视演员都非常喜欢,就象福建的歌仔戏,外地人是无 ...

粤语流行曲终于能在香港登堂入室,粤曲功不可没,如果粤语流行曲没了粤曲的味道,那受众就不会那么广。

当时,粤曲并不是太能让年轻人接受,因为听起来有点土吧,后来粤曲的风格融入到流行曲中之后,由于流行曲的编曲和歌词都比较洋化,同时音乐又带有本地特色,于是大受欢迎。

不过,看了一些简介,貌似建国初期,国家领导人还是挺重视粤剧的,红线女,马师曾这些名伶更是多次代表国家向外宾演出,这样说来粤剧应该算比较正统?福建的歌仔戏不太了解啊,不知你有空可否推荐一二呢?
发表于 2011-12-9 21: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hopeyearn 发表于 2011-12-9 21:02
粤语流行曲终于能在香港登堂入室,粤曲功不可没,如果粤语流行曲没了粤曲的味道,那受众就不会那么广。
...

歌仔戏我是不了解的,因为我有一年在厦门呆过,跟当地人去看过歌仔戏,个人以为确实不能激起我的兴趣,但他们看得非常带劲,这就是地域文化了。
发表于 2011-12-9 21: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y183 于 2011-12-9 21:18 编辑
hopeyearn 发表于 2011-12-9 20:56
那时听粤曲就像现在听流行曲一样哦

我爷爷那一辈人,就只喜欢那些传统的段子,《山乡风云》那 ...


小时候(指文革前的那个时段)我们上海石库门房子里住有很多老广东,这些老广东旧社会都是经商出身,家境条件较好,基本上家家有留声机,一到夜里,小桃红银河会平湖秋月步步高雨打芭蕉普天同庆,热闹非凡。
※六十年代时的上海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广东占1/3,浙江人占1/3,上海江苏人占1/3
※五十年代前上海属于江苏省特别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4-11-27 08:39 , Processed in 0.030599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