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55|回复: 18

诗两首--选自《我邀省市长今天去横渡珠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5 15: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两首--选自《我邀省市长今天去横渡珠江》
   
昔之穗流


庭前泉井清又甜,鱼儿游到咱门边,
金花手帕随流远,桑泥小泽遍绿莲。

顽童溪边捉螃蟹,闲郎江中钓河鲜。
红楼倒影弄潮乐,荔枝湾夜泊客船。




荔枝湾老照片


今之穗流

穗池渠涌臭熏天,流经高厦广宇前。
暗如油渣酱泥落,鱼虾影绝无河鲜。

遥看墨络纵横布,近观污浊浮沉翩。
常年不分冬和夏,何处能觅清水源。



花手巾——是南方人对一种野生鱼的俗称,五、六公分长,全身浅绿,有12 条黑色的斑纹相间,雄鱼色彩缤纷,好斗,现绝迹已久。

《红楼》——即《海角红楼》,与《西郊》为珠江边建的游泳场,位于广州市城西珠江大桥东侧珠江边,两泳场隔江遥遥相望,从江北能望到《海角红楼》四个红色大字,很醒目。前者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两游泳场于八十年代由于河水污染而关闭。



有朋友帮忙找到花手巾的图片。

另有朋友告诉我,这种鱼绝迹是不准确的,而是人工养殖了,芳村金鱼市场有售,价格并不便宜。

http://gz.focus.cn/msgview/21432/1/63919466.html

[ 本帖最后由 VOLARE 于 2006-9-29 15:26 编辑 ]
发表于 2006-9-25 20: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叶公要我怎样帮忙呢?

去注册跟贴是么?

刚才注册没有成功.稍后再试.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08: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朋友认为以下一诗个别句子不理想,想你帮忙看看,提提意见。

穗流之昔

庭前泉井清又甜,鱼儿游到咱门边,
金花手帕随流至,桑泥小泽翠绿田。

顽童溪边捉螃蟹,闲郎江中钓河鲜。
红楼倒影弄潮乐,荔枝湾夜到客船。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08: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改了一下

穗流之昔


庭前泉井清又甜,鱼儿游到咱门边,
金花手帕随流远,桑泥小泽菱藕田。

顽童溪边捉螃蟹,闲郎江中钓河鲜。
红楼倒影弄潮乐,荔枝湾夜泊客船。


“泮塘五秀”飘香荔湾,被称作“泮塘五秀”的“莲藕、茨菇、马蹄、茭笋、菱角”一直非常闻名。

之因主题是“流”,鱼儿游来游去,也切题,故二、三句不改了,感谢您提醒之下把“至”字改为“远”,觉得“荔枝湾”比“荔湾”更好,怀旧感强,有“方言”感,故还是用“荔枝湾”。

改动了这句“桑泥小泽菱藕田”,“翠绿”改成“菱藕”,菱、藕是“泮塘五秀”之二,我认为更好。

http://gz.focus.cn/msgview/21432/1/63919466.html
发表于 2006-9-26 11: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公真是折杀我了,我也不懂得什么诗词对仗,真说不出什么好建议。

感觉这诗是叶公对过去广州田园风光的怀念,意思已经出来了,开头很轻松,比较口语化。至于个别字词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刻意雕琢。也许过一段时间再读一读,又会找到更精巧的灵感。还是你自己的感觉最为准确。

叶公雅兴不减,真是叫人羡慕。

我今年到明天上半年很多重要的事情,压力很大呢,现在已经完成了一些,但是还有好几件。忙里偷闲跑上来论坛看看精神舒畅多了。

希望能顺利做好事情,到明年下半年我就轻松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2: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读它,还是满意。

诗中有动有静,“庭前泉井清又甜”是静,“鱼儿游到咱门边”是动,“金花手帕随流远”是动,“桑泥小泽菱藕田”是静,“顽童溪边捉螃蟹”是动,“闲郎江中钓河鲜”是静,“红楼倒影弄潮乐”是动,“荔枝湾夜泊客船”由动到静,有趣。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2: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公雅兴不减,真是叫人羡慕。

的确是。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2: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顽童溪边捉螃蟹,闲郎江中钓河鲜。”,古诗这两句是要求对偶,也达到了。

如另一首之“遥看墨络纵横布,近观污浊浮沉翩”,“翩”字在这里用得最好,下两句也是一静一动,文字也合乎对偶要求,高兴极了。


穗流之今

穗池渠涌臭熏天,流经高厦广宇前。
暗如油渣酱泥落,鱼虾影绝无河鲜。

遥看墨络纵横布,近观污浊浮沉翩。
常年不分冬和夏,何处能觅清水源。

[ 本帖最后由 VOLARE 于 2006-9-26 12:4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2: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题目改了,因为它是入了搜索引擎中的栏目。

http://www.baidu.com/s?wd=%CA%AB ... D%AD%A1%B7&cl=3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2: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入Google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 ... 9C%E7%B4%A2&lr=

雅虎

http://search.cn.yahoo.com/searc ... ;ei=UTF-8&meta=

[ 本帖最后由 VOLARE 于 2006-9-26 12:5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3: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花手帕随流远”,这句“金花”是我老家后面的地方,就是“桑泥小泽菱藕田”之地,“花手帕”就是花手巾,那种野生鱼,这四字两用,所以这句也很满意。

“鱼儿游到咱门边”这句是来,“金花手帕随流远”是去,更妙。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3: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有这首诗的地点正是从近谈到远,从家——金花——荔枝湾——珠江(后两者互插)

请参考下文

看官莫急,有关珠江河将会谈到的,只是故事的时间从远到近,地点从近谈到远,不会离题,我既然是音乐栏目(音乐之声)及多个音乐网的版主,也得顾及各边,以免被人说我总是不务正业,玩忽职守。

说来我也是半个运动员,游两三千米还是可以,年轻时曾两次横渡珠江,就是现在只要有条件我也会去,只可惜省市长这次没邀请我。 ——选自《我邀省市长今天去横渡珠江》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18: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泥小泽菱藕田”,这句又要改了,改成“桑泥小泽藕菱田”,把“菱藕”调过来变成“藕菱”。
发表于 2006-9-26 22: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口语化,类似刘禹锡的《竹枝词》之类。

[ 本帖最后由 tssc2000 于 2006-9-26 22:5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9-29 15: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菱藕"改为"藕菱"后,无论用普通话或白话,怎么读都觉得不顺了.

“桑泥小泽藕菱田”还是改为“桑泥小泽藕绿田”。
 楼主| 发表于 2006-9-29 15: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桑泥小泽翠绿莲”好。

很多个“还是”了,这东东,为它一两个字就折磨死人。
 楼主| 发表于 2006-9-29 15: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花手帕随流远,桑泥小泽遍藕莲。妙!
 楼主| 发表于 2006-9-29 15: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成,不成,还是

金花手帕随流远,桑泥小泽遍緑莲。


发表于 2012-4-28 02: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写诗歌很认真,你可以请超版替你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4-6-5 05:17 , Processed in 0.01832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