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196|回复: 40

关于“支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7 16: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刚从港回来,在港其间看到一篇有关国人对“支那”误解的文章。

其实这两字最早不是出自日本,而偏偏正出于中国人。

先读读以下的一首诗,

舍卫山河历劫尘,

布金坏殿数三巡。

若论女士西游者,

我是支那第一人。


该诗的作者是康有为的女公子康同壁。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16: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章太炎等在日本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1904年,宋教仁在东京创办了名为《二十世纪之支那》的杂志;梁启超也用《支那少年》为笔名;当时很多中国的革命家使用《支那》这个词称呼自己,亦说明那时日本使用《支那》称呼中国是没有贬义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17: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那》这两字从何而来呢,其实可以说是源自中国。(待续)
发表于 2006-9-17 17: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落后的民族,人家叫你什么你自己都会觉得那是侮辱.
发表于 2006-9-17 19: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跟音乐无关,没什么好多说的。

应该放到“谈天说地”。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19: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zhu 于 2006-9-17 19:00 发表
这个跟音乐无关,没什么好多说的。

应该放到“谈天说地”。
怎么忘了《支那之夜》。
发表于 2006-9-17 19: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OLARE 于 2006-9-17 19:21 发表
怎么忘了《支那之夜》。


我只记想记的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20: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追溯起来要从古中国说起,Cina、Thin、Sinae 是古印度、希腊、罗马对古中国的称呼,它是从”秦国“的”秦“音译而来的。

由于香港的报纸是不能带回来,我凭回忆写的,所以有点辛苦。

[ 本帖最后由 VOLARE 于 2006-9-17 20:33 编辑 ]
发表于 2006-9-17 22: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发在这里
发表于 2006-9-17 22: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各位别着急.

<支那之夜>是一首老歌了,叶公肯定是要从这个歌曲相关的故事讲起,最后给我们奉献音乐大餐.这是叶公的习惯了.

支持叶公!

边听故事边听歌.期待了.

[ 本帖最后由 思思 于 2006-9-17 22:24 编辑 ]
发表于 2006-9-17 22: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增长知识的时刻呀,请继续....
发表于 2006-9-17 23: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日本人使用“支那”一词是否含有侮辱中国的意思

关于日本人使用“支那”一词是否含有侮辱中国的意思,成为一个话题,前些时候新浪网使用域名“sina”,曾引起一些爱国人士的呕血之愤。不过对于“支那”一词的由来,日本人为什么要用“支那”称呼中国等深层问题,却很少有人谈起,因此试图在这里对“支那”问题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明治维新前日本对中国的称呼

长期以来日本对中国文化一直怀有敬仰之心,在隋唐时代日本专门派“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文化,这些结果使日本成为世界上与中国在文化上最亲密的国家。当今世界上使用汉字的国家除了中国之外只有日本了(韩国、越南等废除了汉字),这有点象英国和美国在语言文化上的亲密关系。日本文化受中国古典文化影响很深,日本文化比中国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等的文化更接近汉族文化。英国和美国的语言文化纽带让他们成为密友,中国和日本的语言文化纽带让我们成为仇敌,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尽管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可“中国”这个名称却意外地非常年轻,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前,中国的正式名称从来没有叫过“中国”。古代中国根据秦、汉、明、清等朝代的不同,正式国号也跟着改变。比如清朝时中国的正式名称是“大清”或“大清帝国”。尽管正式的国号没有叫过中国,中国民间倒是有“中国”或“中国人”的俗语词汇。不过以前人们提到“中国”一词,一般狭义地指中原地区,“中国人”就是指中原人,以区别于新疆西藏蒙古的边民,以前并没有用“中国”代表国家的用法。

日本由于与中国接触密切,也按照中国的朝代名来称呼中国,不像与中国接触少的西方国家,不管中国什么朝代,都一律称之为CHINA。日本在隋朝时称中国为“隋”,唐朝时称为“唐”,所以有“遣隋使”、“遣唐使”的词汇。以前日本在提到笼统的中国概念时,则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把中国字称为“汉字”,把中国语称为“汉文”。日本古时既不用“中国”,也不用“支那”代表中国,这些词在日本出现都是近代以后的事情。 到了日本江户末期和明治初期,随着日本的对外开放,外来语用词也时髦起来。喜欢标新立异的人,不再称中国为“汉土”,而是按照外文音译把中国称为“支那”,结果这个称呼一下流行起来,一时间报刊书籍都用“支那”称呼起中国来。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日本人把中国音译为“支那”两个字,其中是不是隐含有侮辱中国的意思?

由于汉字是会意文字,每个字都有意义,把汉字作为拼音使用时,选用哪个字来表音还真是个问题。钻牛角尖的话,可以说汉语中的“美国”含有“美丽之国”的赞美之意,但是一般中国人并不以为“美国”一词含有任何褒义。有的网人把美国改写成“霉国”,这倒是别有用心的了。如果日本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不管用“Sina”称呼中国,还是用“China”称呼中国,大概中国人都不会生气,可是日本偏偏使用和中国一样的会意汉字,这一下问题就来了。

从汉字的会意角度出发,“支那”这个词本身有没有隐含的贬义呢?如果使用文字狱式的考证,可以发现“支那”这个词背后还真有隐含的贬义。日语中“支”这个汉字有“末端”的意思,我们现在常说的“支部”、“支队”,就是直接从日本输入的词汇;日语中“那”这个汉字有“地方”的含义;所以“支那”可以用会意的方式从字面上理解成“末端的地方”。“支那”一词隐含有“末端的地方”的含意,这不是日本人有意借“支那”的会意来贬低中国吗?

不过考证一下“支那”一词的由来,就会发现最早把中国称为“支那”的并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自己。古时印度人称中国为cina,据说cina是来自“秦”的音译。古罗马称中国为Sinoa (见《旧约全书》),后来英文中的China和法文中的Chine,据说均来自这个语源。现在英语中Chino或Sino的词头代表中国,比如Sino-Japanese War表示“中日战争”,Sinology意思是“中国学”。中国从印度引进梵文的佛经以后,懂得梵文的人太少,所以要把佛经译为汉文。高僧翻译梵文佛经时,按照音译把cina翻译成“支那”,现在中国的佛经中还是用“支那”这个词称呼中国。佛经传到日本后,也把“支那”这个词带入日本。 由于发明“支那”这个词的并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自己,所以可以排除日本人假借汉字的会意方式 贬损中国的可能性。

   二、辛亥革命前的“支那”称呼

上面说过,“支那”一词在日本流行起来是明治维新以后的事。不过那时中国的正式国号是“大清”, 所以日本政府在正式场合把中国称为“清国”或“大清帝国”,把甲午战争称为“日清战争”,把义和团事变称为“北清事变”。但是在一般的民间报刊,则一般把中国称为“支那”,把“日清战争”称为 “日支战争”,把中国话称为“支那语”。日本人不称中国的正式国号“大清”而称“支那”,中国人为此而气愤吗?非也。原来那时的中国汉人,特别是中国的革命家,对日本称中国为“支那”,不但不生气,反而还有几分感激。

那时中国汉人处于异民族的统治之下,因为日本暗中支持中国革命,所以一时间日本成为中国革命家的乐园,同盟会、光复会等反政府组织都是在日本组建的。那时很多汉人来到日本的头两件事就是:第一是剪辫子,表示不再效忠清廷;第二是自称“支那人”,拒绝承认自己是“清国人”。由于那时“中国”这个词还没有被公认,所以很多革命家直接借用日本式称呼称自己是“支那人”。1902年,章太炎等在日本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提出“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的誓词;1904年,宋教仁在东京创办了名叫《二十世 纪之支那》的杂志,这是后来同盟会党报《民报》的前身。即使是立宪派的梁启超,也用“支那少年”为笔名,康有为次女康同璧也曾在诗中称“我是支那第一人”。

当时很多中国的革命家使用“支那”这个词称呼自己,亦说明那时日本使用“支那”称呼中国,不但没有贬义,反而含对中国汉人的尊敬。如果日本人按照当时中国的正式国号“大清”,把中国人称为“大清人”,把中国话称为“大清语”,对中国的汉人来说,反而会感到被侮辱了。在辛亥革命前,“支那”这个词是被中日两国都承认的名词,没有人对此提出过什么异议。可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正式国号从“大清帝国”变成“中华民国”,由此而引发了中日之间的“支那”争论。
发表于 2006-9-17 23: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辛亥革命后的“支那”称呼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有了一个新的正式称呼“中华民国”,但“中华民国”这个国号并没有立即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清王朝倒台后,中国发生了内乱,各省独立,南方的革命党在南京成立了一个叫 “中华民国”的临时政府,但那时“中华民国”的范围只限于南方数省,北方的大片土地并不属于“中华民国”。此时清王朝倒台,已不能称中国为“清国”了;而称“中华民国”也不合适,一是因为那时“中华民国”还不能代表中国全国;二是因为日本政府一段时间内并没正式承认“中华民国”。在此情况下,日本政府放弃“清国”的称呼转而用民间惯用的“支那”一词称呼中国。1913年7月日本政府明文规定:今后不论中国的国号如何变化,日本均以“支那”称呼中国。

1913年10月,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同时,日本表示正式承认“中华民国”。可是日本政府只是在中文的文书中使用“中华民国”,而在日文的文书中,则使用“支那共和国”称呼中国。开始日本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遇到多大问题,因为“支那”这个词在日本已经流行了几十年,中国人一时间也没有多想这个问题。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这是中日关系恶化的起点。1919年的日本转接德国租界问 题,又引起“五四”运动的反日热潮。当时爱国人士提出的一个抗日话题,就是日本称呼中国为“支那”。一些爱国青年提出日本称中国为“支那”是有意侮辱中国人,于是一把爱国大火便烧了起来。爱国志士纷纷向政府上书,要求抗议日本政府使用“支那”和“支那共和国”词汇的做法。此后中国政府多次向日本政府提出交涉,但都没有结果。

日本不使用“中华民国”的称呼,除了有上述1913年7月日本政府的规定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日本人认为“中华”一词暗藏着对日本的轻蔑。原来历史上“中华”、“中原”是为了区别周边异民族国家的用词。以前中国把东方的异民族称为东夷(日本人、韩国人),把南方的异民族称为南蛮,把西方的异民族称为西戎,把北方的异民族称为北狄。中华和夷蛮国家的关系不是对等关系,而是上对下的朝贡关系。日本人认为中国人自称“中国”,含有天下之尊、文化上优越的骄傲感,因此一些他们认为改称“支那”为“中国”,有承认自己是“东夷”朝贡国的被侮辱感。这是日本不愿意使用“中华民国”和“中国”的内在原因。

“中国”这个词汇,尽管中国人未必认为它就是“中央之国”的含义,但不可否认按照字面可以把“中国”解释为“中央之国”。当然中国政府使用“中华民国”的国号时,并没有想到要侮辱日本;而日本政府使用“支那共和国”一词,也未必有侮辱中国之心。可是汉语是会意语言,一个词汇有很多引伸意义,在词汇上做文章就会搞出好多名堂,因此中国才有文字狱的出现。

清朝有个大臣写了“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诗句,被搞文字狱的人引伸出“清风”就是比喻“满 清人”,结果该大臣被砍了头。近代中国和日本的爱国人士又把文字狱引伸到国际舞台,中国人说日本称“支那”是有侮辱中国人之意,日本人说中国自称“中华”有侮辱日本人之意,对一个名词内在含意的不同理解搞成一场国际纷争,也是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人难于理解的。 不过在中国政府的再三抗议和敦促下,1932年日本政府终于承诺在政府公文中不再使用“支那”,一律使用“中华民国”,但民间报刊仍称中国为“支那”。一直到日本战败后,1946年日本政府向全国发出 《关于回避使用支那称呼之事宜》的通告,此后“支那”这个词完全从日本政府的公文、教科书、报刊 杂志中消失。中日间这场关于中国国号称谓的争论,在战败日本的全面妥协情况下彻底解决。

  四、现在的“支那”问题

日本战败后完全接受中国的条件,在公开场合不再使用“支那”一词,此后一段时间内“支那”一词被中国人忘记了。一直到1960年代美国出兵越南时,中国大陆报刊上再次出现了“印度支那”一词,原来欧洲人把处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地区称为“印度支那”,越南等国所在的半岛称为“印度支那半岛”。中国大陆照搬西方的称呼“印度支那”,当时大陆人对“支那”这个词似乎并不在意,不过台湾国府却把“印度支那半岛”称为“中南半岛”。 可是到了1990年代以后,随着大陆反日情绪的升温,“支那”一词又被中国人回忆起来,作为日本侮辱中国人的罪行之一。现在日本的主要媒体看不到“支那”一词,但是一些右翼分子却不时挑起这个话题。 东京知事石原就在公开场合说“支那人”,引起得中国爱国志士的气愤填膺。而石原却辩解说“支那人”一词不是贬低中国人,反而是尊敬中国人的意思,因为“支那”这个词最早是中国人发明并被中国人承认的。

然而石原的说法显然是强词夺理。比如现在中国人把日本人称为“倭奴”,明显有强烈的贬损之义。可是古代日本人却自称自己是“倭奴”,中国汉书上有“倭奴国”的记载,日本也出土过中国汉朝皇帝赐给倭奴国王的金印(金印上刻着“汉倭奴国王”)。如果现在有人把石原称为“倭奴”,并说这是为了尊敬石原,因为“倭奴”这个词最早是日本人发明并被日本人承认的,我看石原也未必能接受。

目前一些日本右翼人士别有用心地挑起这个话题,与其说他们主动挑起事端,不如说他们是在对中国爱国人士骂日口水战的“应战”。中国爱国者在网站上铺天盖地散发“倭奴”、“鬼子”、“小日本”等辱日称呼,难免激起日本爱国者的反击,重提“支那”这种让中国人气愤的辱华词汇。当然中国用“倭”等蔑称称呼日本人,并不是现在独有,历史上每次反日运动中都有同样的骂剧重演。

在1919年“五四”反日高潮中,1919年11月出版的王拱壁《东游挥汗录》是当时很有煽动性的代表杰作。现摘录一段如下:“倭近五十年来之外交真相,舍对华而外实无外交价值之可言。……报界及著作均用“支那”二字,政府公牍则舍中国民国二字之简,而用“支那共和国”五字之繁,是对我不但无国际敬礼,并不以国家视我也。是我中国民国成立八年而倭人尚不承认也。……”

在上述文中,作者一方面抗议日本报刊用“支那”称中国是对中国人的侮辱,可是作者却在自己公开出版的书籍中蔑称日本为“倭”、“倭人”。中国人既然明白自己听到“支那”这样侮辱性的称呼心里不舒服,又为何不能想到日本人听到“倭人”这种侮辱性的称呼心里也不会好受呢?中国人抗议一些日本人故意使用“支那”一词歧视中国,本来是完全有道理的。可是我们看到一些中国人在谴责日本人用“支那”一词侮辱中国的同时,自己却又用“倭人”、“鬼子”、“小日本”等歧视性词句侮辱日本人。孔子说的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我们认为我们有权利叫日本人“倭人”、“鬼 子”、“小日本”,那么是不是我们应该承认日本人也有同样的权利叫我们“支那人”呢?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停止用各种歧视性词语蔑称日本,又何必责备日本人用“支那”来蔑称我们呢?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问题:“支那”这个词到底是不是对中国的蔑称?如果是的话,其轻蔑程度有多大?从上面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本从江户末期开始用“支那”称呼中国,当时日本使用“支那”称呼中国的确没有侮辱中国的意思,中国人自己也不反对“支那”这个称呼。可是辛亥革命中国改了国号后出现了问题。中国的正式国号“中华”或“中国”,日本人认为其中含有对日本等“前朝 贡国”的傲慢含义,所以不愿称中国为“中国”,坚持称中国为“支那”,这时日本人称“支那”就包涵了一些对中国人的轻蔑成分,但并不是很严重,比中国人称日本人为“鬼子”、“小日本”的轻蔑语气要轻一些。打个比方,中国人往往喜欢把黑人称为“老黑”,“老黑”有一定轻蔑之意,但并不强烈,比称“黑鬼”缓和得多。日本人称中国人为“支那人”,与中国人称黑人为“老黑”的感觉有些相似,并不是一个特别恶毒的歧视用语,而是带有一种微妙的轻蔑感觉。

综上所述,“支那”问题主要是由于中国和日本在“支那”和“中华”的汉字会意上解释不同而引发的争执,也是属于文字狱的一种变形产物吧。日本战败后被迫承认“中国”的国号,不过现在的日本人认为“中国”只是一个普通的国名而已,不再认为“中国”含有“中央之国”的傲慢含意,与中国人不认 为“美国”有“美丽之国”的含义一样。

                林思云2004年3月8日写于日本
发表于 2006-9-17 23: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
发表于 2006-9-18 00: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但一谈到支那之夜的歌,头晕就来了~~叶公还要接着晕?这里高人不少,但愿有人可以治疗我的头晕病~~

[ 本帖最后由 ff36 于 2006-9-18 01:0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13: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文已讲述得很清楚了,而我看到的文章基本是这样。

“支那”本是出口转内销,内销转出口,出口后不准内销(反感了)。

自唐代从印度引进梵文的佛经以后,Cina翻译成中文就是支那,而且“支那”一直在佛经沿用着,甚至后来的《全宋词》就多次出现“支那”一词,其后经上世纪初由当时的革命前辈把它带到日本,由此支那一词说是对中国有贬义是说不过的。

英文China也是这样的意思,就是西方从远古就一直把中国称之为“秦”,就是灭六国之秦。

[ 本帖最后由 VOLARE 于 2006-9-18 18:3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13: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吉田美和 于 2006-9-17 17:52 发表
落后的民族,人家叫你什么你自己都会觉得那是侮辱.
这就是主题中心,我非常欣赏。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13: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电脑里有英文版的《支那之夜》,但我不会在本论坛帖歌,要学。
发表于 2006-9-18 16: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OLARE 于 2006-9-18 13:21 发表
我电脑里有英文版的《支那之夜》,但我不会在本论坛帖歌,要学。

老叶在“原创”和“典藏”两论坛帖歌不要太老到噢:)彼此彼此~
发表于 2006-9-18 16: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思思 于 2006-9-17 22:22 发表
楼上各位别着急.
<支那之夜>是一首老歌了,叶公肯定是要从这个歌曲相关的故事讲起,最后给我们奉献音乐大餐.这是叶公的习惯了.
支持叶公!
边听故事边听歌.期待了.

思思“原创”也不去啦?:)
那论坛是不是叶公的老家所在地(包括思思现居地)?:)

[ 本帖最后由 cy183 于 2006-9-18 16:2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18: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中国统治者从来都以己为中心,把四周的民族称为北狄、南蛮、东夷、西戎,与它们的关系不是对等的,而是上对下的朝贡关系,到了清代还是这样,但后清却碰壁了。

早些时候南韩把首都原来叫“汉城‘改为”首尔“也说明了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18: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熊猫,就搬回《我想考究非常敏感的日本老歌《支那之夜》》中的一段。


另外我也想考究一下的是,俄语不称中国为“中国”,而称中国为ΚИТАЙ,即“契丹”,为何没有引起中国人反感呢?

契丹民族在耶律阿保機崛起統一各部之後勢力漸強,於西元907年稱帝建國,後來契丹並曾改國號為「遼」,領土位於五代和宋的北方。

建立过219年辽王朝的契丹民族,自明朝以来突然在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他们到哪里去了呢?这一直是一个令史学家困惑的历史之谜。

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唐代末年,契丹贵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乘机建立了与五代和北宋相始终的辽王朝。在一些国家的语言例如俄语中至今犹称中国为“契丹”。


从以上的文字分析,“契丹”是古中国的一个北方民族,包括俄语在内却把堂堂大中国,堂堂大中华民族称为“契丹”,中国人早就应该提出抗议了。
发表于 2006-9-18 18: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46年6月6日,日本外务次官发出《关于避免使用支那称呼事宜》通知,下达各新闻杂志社、出版社;同年7月3日,教育次官将通知转发各大学和专科学校。

  通知内容如下:

  往昔通常用支那二字作为中华民国之国名,今日应改用中国等称号。查支那之称呼素为中华民国所极度厌恶者。鉴于战后该国代表曾多次正式及非正式要求停用该词,故今后不必细问根由,一律不得使用该国所憎恶之名称。

  要言之,除不再用支那一词外,不妨使用:
  中华民国、中国、民国、中华
  中华民国人、中国人、民国人、华人
  日华、美华、中苏、英华
  至于在历史性、地理性或学术性叙述之场合,例如:东支那海、日支事变等,万不得以时方可破例使用。
  又,现今之满洲即称满洲,不得称为满洲国,附带通知如上。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07: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1946年,当时中国的国号早已是《中华民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有关中日国号之争在日本战败的全面情况妥协下得到彻底解决。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07: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那”基本上消失了,但Cina、Thin、Sinae 、China 、Κитай ......还存在, 换句话,老掉牙的国号或民族名称“秦”及“契丹”直到今天还是照搬。

[ 本帖最后由 VOLARE 于 2006-9-19 08:1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07: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在《我想考究非常敏感的日本老歌《支那之夜》》曾说过"我的看法是原因在于中文与日文事实上本来就太接近了,而且两种文字本身就有共用字",看来还是应该肯定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19: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将Dick Curless - China Nights放到ftp里,但不懂如何连接。

此君原来是位独眼牛子。


发表于 2006-9-19 20: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叶公,我去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20: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广州的英文一向是Canton,但中国某些大人物不喜欢,硬要把Guanzhou强加于人,这是十多年前发生的事。

Canton究竟坏在何处,不明白了。

为何不把China改成Zhonhua,它比Guanzhou更有必要,我实在要提出这问题了。

[ 本帖最后由 VOLARE 于 2006-9-19 20:29 编辑 ]
发表于 2006-9-19 21: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好我来试帖下叶公这边首:



不知道怎么样设置成手动播放的?请教语法?

[ 本帖最后由 ff36 于 2006-9-19 21:5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4-11-27 14:45 , Processed in 0.02243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