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嘟啦啦嘟- 于 2025-3-20 02:40 编辑
川井宪次(かわいけんじ;Kawai Kenji),日本男性作曲家、音乐制作人,1957年4月23日出生在日本东京都品川区。
他曾经就读于日本东海大学工学部原子能工学科,但中途退学,后又进入尚美音乐学院学习,但半年后也退学了。
主要为日本的动画、电影、电视剧、游戏等配乐。
川井宪次长期从事对日本民乐的研究,因此他早先的曲风大多缓慢优美且带着浓重的东洋古典风情。
动画《攻壳机动队》(两部剧场版)、《Fate/stay night》、《机动警察》、《空中杀手》、《机动战士高达00》;日剧《小梅医生》、《Border》;电影《午夜凶铃》、《杀戮都市》;特摄《奈克赛斯·奥特曼》、《假面骑士Build》等作品的优秀配乐皆是他的作品。
《攻壳机动队》这部诞生在29年前的动画电影通过富有思辨性的视角展现了未来世界的样态,表达出对后人类社会的批判和迷惘。尽管“赛博朋克”早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但《攻壳机动队》对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的思考深度让它在同类别的艺术作品里被奉上神坛,是至今都会被反复提及的经典之作。
川井宪次长期从事民乐研究,擅长将日本民乐与现代电子音乐融合,创作出带有日式美学和东方哲思的氛围音乐。在为《攻壳》创作配乐前,导演押井守将主乐器定为日本的太鼓,而川井认为如果用太鼓来表现整部作品,节奏会过于单一。为了增添音乐的层次,川井从保加利亚和声获得启发,让多位音色相似的歌手以合唱的形式演唱和语,选用神乐铃和太鼓共同制造歌曲节奏,再加入印尼的甘美兰乐器和泰式锣延展丰富性。这些看似不搭的乐器搭在一起后,意外地营造出杂乱交错又疏离孤寂的末世氛围。
《谣》是川井为1995年《攻壳》创作的核心音乐,分为Making of Cyborg 、Ghost City、Reincarnation三曲。《傀儡谣》则是《攻壳2:无罪》的核心音乐,分为《怨恨みて散る》、《新世に神集ひて》、《陽炎は黄泉に待たむと》三曲。在为《攻壳2:无罪》创作配乐时,川井认为《谣》是在尚未成熟稳定的状况下勉强完成的作品,因此新乐曲需要大幅度改造和提升。
也就是说,《谣》是《傀儡谣》的前身,《傀儡谣》是《谣》的扩展。它们总体风格相似,细节之处却存在差别,排列开来,会发现一直在随着主角草薙素子的人格发展而不断进化。
谣I-Making of Cyborg出现在电影片头,对应着主角草薙素子的义体制造过程,此时画面中没有一句台词,音乐统领着情感表达,宣示着生命的诞生。
神乐铃一声响后,仿佛为尘封已久的神秘空间解了咒,尖利的女声合唱和鼓点骤然升起,拉开了祭典的序幕。随后,印尼乐器昂格隆(Angklung)的清脆调和着太鼓的沉闷,与铃声、女声混合在一起,营造出庄重的宗教氛围,似乎在呼唤神的降临。歌曲进行至一分半时,低声部的电子乐代表着未来感缓缓侵入,音乐被拉向高潮,此时画面中素子的义体制作成型,关于她寻找“自我”的旅程由此开启。
“ 若吾起舞时
丽人亦沉醉
若吾起舞时
皓月亦鸣响
神降合婚夜
破晓努威啼”
创作《攻壳2:无罪》时,川井宪次和押井守都想要延续前作的风格,但是第二部会有较多的动作场面,于是两人决定提升配乐“动”的感觉。在此设想下,《傀儡谣》维持了“女声合唱+神乐铃、鼓、合成器等乐器配乐”的大框架,但大幅度地扩大了人声和打击乐器的规模,使得它远比《谣》更激烈、更丰富。
鼓是《傀儡谣》的重要特色。为了增强鼓声的冲击力,川井希望鼓从以往的敲击声变为撞击声。多次尝试后,他想起家乡神社的祭祀活动,人们会通过用绝缘胶带包裹鼓槌的方法增强击打声,便将它挪用到了《傀儡谣》中。
《傀儡谣I》在影片片头响起,画面是制造傀儡的过程,与第一部中素子的诞生相呼应。全曲以人声为主体,以太鼓和摇铃为衬托,再加入轻微合成器音效制造科幻感。在歌曲的后半段,原本沉稳的鼓点突然急促,人声变得高昂,带领全曲升华到更加开阔的领域,最后在高亢之处结束,昭示着即将到来的凶险。
中国城的祭祀大典是《攻壳2:无罪》最大制作的场面之一,在这里,佛像、关公、财神、亭楼、动物石像等中国元素组合成一幅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的盛会图景。但是在灰暗的城市背景中,这一切只显得落寞无比,人们像是空洞的躯壳穿梭在其中,丝毫没有喜庆的氛围。
此时响起的《傀儡謡II》比前曲节奏更快、乐句更长,乐器之间的衔接也更紧密。歌曲总体由激烈转为沉静,再由沉静走入激烈,对应着画面中的中国城、人群和庆典活动,诡异和恐怖的气息逐渐递增。尾句歌词“梦已逝”与画面中残败的桥相呼应,寓意着一切浮华终成幻梦。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