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7|回复: 9

满汉全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8 07: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满汉全席起源

    满汉全席始于清代中叶,是我国一种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巨型筵宴。既有宫廷肴馔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菜点精美,礼仪讲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格。
     
     满汉全席原是官场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作的一种全席。最好的公开使用场合,是科举考试结束后地方官史宴请主考官的时候。主人是地方上最高官员,客人是钦差大臣;主客之间往往又是“门生故旧”,因此满汉全席上的菜点都是菜其精细而丰盛的。入席时大小官员一律顶戴朝珠,身着公服就座。筵席的场面、规模、等级、陪宴人员的职位、供应筵席用的烹饪原料及果、酒的品种和数量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官府中举办满汉全席时首先要奏乐,鸣炮,行礼恭迎宾客入座。客人入座后由待者上进门点心。进门点心有甜、咸两种,并有干、稀之别。进门点心之后是三道茶,如清茶、香茶、炒米茶,然后才正式入席。满汉全席上菜公冷菜、头菜、炒菜、饭菜、甜菜、点心和水果等,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一般分三天吃完。
     
    满汉全席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烹饪技艺精湛,富有地方特色。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擅于烧烤、火锅、涮锅,又显示汉族烹调特色,扒、炸、炒、溜、烧等皆备,菜品口味也极丰富。
     
    满汉全席滥觞于京,推及各地,天津、广东、湖北、东北、四川、扬州等地都有满汉全席。

    乾隆甲申年间李斗所著《扬州书舫录》中记有一份满汉全席食单,是关于满汉全席的最早记载。

       满汉全席是我国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巨型宴席。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 满汉全席原是官场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坐的一种全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满汉全席菜点精美,礼仪讲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格。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错,搜寻山珍异兽。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隆。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留连忘返。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

[ 本帖最后由 aiyin 于 2007-12-28 07:2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07: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种宴席
满汉全席(一)蒙古亲潘宴

  此宴是清朝皇帝为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御宴。一般设宴天正大光明殿,由满族一、二品大臣坐陪。历代皇帝均重视此宴,每年循例举行。而受宴的蒙古亲族更视此宴为大福,对皇帝在宴中所例赏的食物十分珍惜。《清稗类钞*蒙人宴会之带福还家》一文中说:“年班蒙古亲王等入京,值颁赏食物,必之去,曰带福还家。若无器皿,则以外褂兜之,平金绣蟒,往往汤汁所沾,淋漓尽,无所惜也。

满汉全席(二)廷臣宴

  廷臣宴于每年上元后一日即正月十六日举行,是时由皇帝亲点大学士,九卿中有功勋者参加,固兴宴者荣殊。宴所设于奉三无私殿,宴时循宗室宴之礼。皆用高椅,赋诗饮酒,每岁循例举行。蒙古王公等皆也参加。皇帝籍此施恩来拢络属臣,而同时又是廷臣们功禄的一种像徵形式 。

满汉全席(三)万寿宴

  万寿宴是清朝帝王的寿诞宴,也是内廷的大宴之一。后妃王公,文武百官,无不以进寿献寿礼为荣。其间名食美馔不可胜数。如遇大寿,则庆典更为隆重盛大,系派专人专司。衣物首饰,装潢陈设,乐舞宴饮一应俱全。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慈禧六十大寿,于光绪十八年就颁布上谕,寿日前月余,筵宴即已开始。仅事前江西烧造的绘有万寿无疆字样和吉祥喜庆图案的各种釉彩碗、碟、盘等瓷器,就达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余件。整个庆典耗费白银近一千万两,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满汉全席(四)千叟宴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固得宴名。乾隆五十年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与宴者三千人,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嘉庆元年正月再举千叟宴于宁寿宫皇极殿,与宴者三千五十六人,即席赋诗三壬余首。后人称谓千叟宴是“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满汉全席(五)九白宴

  九白宴始于康熙年间。康熙初定蒙古外萨克等四部落时,这些部落为表示投诚忠心,每年以九白为贡,即:白骆驼一匹、白马八匹。以此为信。蒙古部落献贡后,皇帝高御宴招待使臣,谓之九白宴。每年循例而行。后来道光皇帝曾为此作诗云:四偶银花一玉驼,西羌岁献帝京罗

满汉全席(六)节令宴

  节令宴系指清宫内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筵宴。如:元日宴、元会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阳宴、冬至宴、除夕宴等,皆按节次定规,循例而行。满族虽有其固有的食俗,但入主中原后,在满汉文化的交融中和统治的需要下,大量接受了汉族的食俗。又由于宫廷的特殊地位,逐使食俗定规详尽。其食风又与民俗和地区有着很大的联系,故,腊八粥、元宵、粽子、冰碗、雄黄酒、重阳糕、乞巧饼、月饼等仪器在清宫中一应俱全。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07: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席菜谱
满汉全席一共有108道菜式:

(一)蒙古亲潘宴

茶台茗叙 :古乐伴奏、满汉侍女、敬献白玉奶茶

到奉点心 :茶食刀切、 杏仁佛手、 香酥苹果、 合意饼

攒盒一品 :龙凤描金攒盒龙盘柱 (随上干果蜜饯八品)

四喜乾果 虎皮花生 、怪味大扁、 奶白葡萄、 雪山梅

四甜蜜饯 蜜饯苹果、 蜜饯桂圆 、蜜饯鲜桃、 蜜饯青梅

奉香上寿: 古乐伴宴、焚香入宴

前菜五品: 龙凤呈祥 、洪字鸡丝黄瓜、 福字瓜烧里脊、 万字麻辣肚丝 、年字口蘑发菜

饽饽四品: 御膳豆黄 、芝麻卷、 金糕、 枣泥糕

酱菜四品: 宫廷小黄瓜 、酱黑菜 、糖蒜 、腌水芥皮

敬奉环浆: 音乐伴宴、满汉侍女敬奉、贵州茅台

膳汤一品: 龙井竹荪

御菜三品: 凤尾鱼翅、 红梅珠香、 宫保野兔

饽饽二品: 豆面饽饽、 奶汁角

御菜三品: 祥龙双飞、 爆炒田鸡、 芫爆仔鸽

御菜三品: 八宝野鸭、 佛手金卷 、炒墨鱼丝

饽饽二品: 金丝酥雀、 如意卷

御菜三品: 绣球乾贝、 炒珍珠鸡、 奶汁鱼片

御菜三品: 干连福海参、 花菇鸭掌 、五彩牛柳

饽饽二品: 肉末烧饼、 龙须面

烧烤二品: 挂炉山鸡、 生烤狍肉、  随上荷叶卷、 葱段、 甜面酱

御菜三品: 山珍刺龙芽、 莲蓬豆腐 、草菇西兰花

膳粥一品: 红豆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信阳毛尖

(二)廷臣宴

丽人献茗:狮峰龙井

乾果四品:蜂蜜花生 、怪味腰果、 核桃粘、 苹果软糖

蜜饯四品:蜜饯银杏、 蜜饯樱桃 、蜜饯瓜条、 蜜饯金枣

饽饽四品:翠玉豆糕、 栗子糕 、双色豆糕、 豆沙卷

酱菜四品:甜酱萝葡、 五香熟芥、 甜酸乳瓜 、甜合锦

前菜七品:喜鹊登梅、 蝴蝶暇卷、 姜汁鱼片、 五香仔鸽、 糖醋荷藕、 泡绿菜花、 辣白菜卷

膳汤一品:一品官燕

御菜五品:砂锅煨鹿筋、 鸡丝银耳、 桂花鱼条 、八宝兔丁、 玉笋蕨菜

饽饽二品:慈禧小窝头、 金丝烧麦

御菜五品:罗汉大虾、 串炸鲜贝、 葱爆牛柳、 蚝油仔鸡、 鲜蘑菜心

饽饽二品:喇嘛糕 、杏仁豆腐

山珍刺五加 清炸鹌鹑、 红烧赤贝

饽饽二品:绒鸡待哺 、豆沙苹果

御菜三品:白扒鱼唇、 红烧鱼骨、 葱烧鲨鱼皮

烧烤二品:片皮乳猪、 维族烤羊肉、 随上薄饼、 葱段 甜酱

膳粥一品:慧仁米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珠兰大方

(三)万寿宴

丽人献茗:庐山云雾

乾果四品:奶白枣宝、 双色软糖、 糖炒大扁、 可可桃仁

蜜饯四品:蜜饯菠萝 、蜜饯红果、 蜜饯葡萄、 蜜饯马蹄

饽饽四品:金糕卷 、小豆糕 莲子糕、 豌豆黄

酱菜四品:桂花辣酱芥 、紫香乾、 什香菜、 暇油黄瓜

攒盒一品:龙凤描金攒盒龙盘柱 随上

五香酱鸡 盐水里脊、 红油鸭子、 麻辣口条

桂花酱鸡 蕃茄马蹄、 油焖草菇、 椒油银耳     

前菜四品: 万字珊瑚白、 寿字五香大虾、 无字盐水牛肉、 疆字红油百叶

膳汤一品: 长春鹿鞭汤

御菜四品: 玉掌献寿 、明珠豆腐、 首乌鸡丁 、百花鸭舌

饽饽二品: 长寿龙须面 、百寿桃

御菜四品: 参芪炖白凤 、龙抱凤蛋、 父子同欢、 山珍大叶芹

饽饽二品: 长春卷 、菊花佛手酥

御菜四品: 金腿烧圆鱼、 巧手烧雁鸢、 桃仁山鸡丁 、蟹肉双笋丝

饽饽二品: 人参果、 核桃酪

御菜四品: 松树猴头蘑、 墨鱼羹、 荷叶鸡、 牛柳炒白蘑

烧烤二品: 挂炉沙板鸡 、麻仁鹿肉串

膳粥一品: 稀珍黑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茉莉雀舌毫

(四)千叟宴

丽人献茗:君山银针

乾果四品:怪味核桃 、水晶软糖、 五香腰果、 花生粘

蜜饯四品:蜜饯桔子、 蜜饯海棠、 蜜饯香蕉、 蜜饯李子

饽饽四品:花盏龙眼、 艾窝窝、 果酱金糕、 双色马蹄糕

酱菜四品:宫廷小萝葡、 蜜汁辣黄瓜、 桂花大头菜、 酱桃仁

前菜七品:二龙戏珠、 陈皮兔肉、 怪味鸡条 、天香鲍鱼 、三丝瓜卷、 虾籽冬笋、 椒油茭白

膳汤一品:罐焖鱼唇

御菜五品:沙舟踏翠、 琵琶大虾、 龙凤柔情、 香油膳糊 肉丁、黄瓜酱

饽饽二品:千层蒸糕 、什锦花篮

御菜五品:龙舟镢鱼、 滑溜贝球、 酱焖鹌鹑、 蚝油牛柳、 川汁鸭掌

饽饽二品:凤尾烧麦 、五彩抄手

御菜五品:一品豆腐、 三仙丸子 、金菇掐菜、 溜鸡脯、 香麻鹿肉饼

饽饽二品:玉兔白菜 、四喜饺

烧烤二品:御膳烤鸡、 烤鱼扇

野味火锅:随上围碟十二品

一品   : 鹿肉片 、飞龙脯 狍子脊、 山鸡片

野猪肉 野鸭脯 鱿鱼卷 、鲜鱼肉

刺龙牙 大叶芹 刺五加、 鲜豆苗

膳粥一品:荷叶膳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杨河春绿

(五)九百宴

丽人献茗: 熬乳茶

乾果四品: 芝麻南糖 、冰糖核桃、 五香杏仁、 菠萝软糖

蜜饯四品: 蜜饯龙眼、 蜜饯莱阳梨 、蜜饯菱角 、蜜饯槟子

饽饽四品: 糯米凉糕 、芸豆卷 、鸽子玻璃糕、 奶油菠萝冻

酱菜四品: 北京辣菜 、香辣黄瓜条 、甜辣乾 、雪里蕻

前菜七品: 松鹤延年、 芥茉鸭掌、 麻辣鹌鹑、 芝麻鱼 腰果芹心、 油焖鲜蘑 蜜汁蕃茄

膳汤一品: 蛤什蟆汤

御菜一品: 红烧麒麟面

热炒四品: 鼓板龙蟹 、麻辣蹄筋 、乌龙吐珠、 三鲜龙凤球

饽饽二品: 木犀糕 、玉面葫芦

御菜一品: 金蟾玉鲍

热炒四品: 山珍蕨菜 、盐煎肉 、香烹狍脊、 湖米茭白

饽饽二品: 黄金角 、水晶梅花包

御菜一品: 五彩炒驼峰

热炒四品: 野鸭桃仁丁、 爆炒鱿鱼、 箱子豆腐、 酥炸金糕

饽饽二品: 大救驾、 莲花卷

烧烤二品: 持炉珍珠鸡、 烤鹿脯

膳粥一品: 莲子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洞庭碧螺春

(六)节令宴

丽人献茗:福建乌龙

乾果四品:奶白杏仁、 柿霜软糖、 酥炸腰果、 糖炒花生

蜜饯四品:蜜饯鸭梨 、蜜饯小枣、 蜜饯荔枝、 蜜饯哈密杏

饽饽四品:鞭蓉糕 、豆沙糕、 椰子盏、 鸳鸯卷

酱菜四品:麻辣乳瓜片、 酱小椒、 甜酱姜牙、 酱甘螺

前菜七品:凤凰展翅、 熊猫蟹肉 虾、籽冬笋 、五丝洋粉、 五香鳜鱼 、酸辣黄瓜、 陈皮牛肉

膳汤一品:罐煨山鸡丝燕窝

御菜五品:原壳鲜鲍鱼、 烧鹧鸪 、芜爆散丹、 鸡丝豆苗、 珍珠鱼丸

饽饽二品:重阳花糕 、松子海罗干

御菜五品:猴头蘑扒鱼翅、 滑熘鸭脯、 素炒鳝丝、 腰果鹿丁、 扒鱼肚卷

饽饽二品:芙蓉香蕉卷 、月饼

御菜五品:清蒸时鲜 、炒时蔬、 酿冬菇盒、 荷叶鸡、 山东海参

饽饽二品:时令点心 、高汤水饺

烧烤二品:持炉烤鸭 、烤山鸡、 随上

薄饼、 甜面酱、 葱段 、瓜条

萝葡条、 白糖、 蒜泥

膳粥一品:腊八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杨河春绿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0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报菜名里面的满汉全席: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
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
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
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
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锦、卤子鹅、卤虾、烩虾、炝虾仁儿;
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
烩鸭腰儿、烩鸭条儿、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
焖白鳝、焖黄鳝、豆鼓鲇鱼、锅烧鲇鱼、烀皮甲鱼、锅烧鲤鱼、抓炒鲤鱼;
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麻酥油卷儿;
熘鲜蘑、熘鱼脯儿、熘鱼片儿、熘鱼肚儿、醋熘肉片儿、熘白蘑;
烩三鲜、炒银鱼、烩鳗鱼、清蒸火腿、炒白虾、炝青蛤、炒面鱼;
炝芦笋、芙蓉燕菜、炒肝尖儿、南炒肝关儿、油爆肚仁儿、汤爆肚领儿;
炒金丝、烩银丝、糖熘饹炸儿、糖熘荸荠、蜜丝山药、拔丝鲜桃;
熘南贝、炒南贝、烩鸭丝、烩散丹;
清蒸鸡、黄焖鸡、大炒鸡、熘碎鸡、香酥鸡、炒鸡丁儿、熘鸡块儿;
三鲜丁儿、八宝丁儿、清蒸玉兰片;
炒虾仁儿、炒腰花儿、炒蹄筋儿、锅烧海参、锅烧白菜;
炸海耳、浇田鸡、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飞禽、炸葱、炸排骨;
烩鸡肠肚儿、烩南荠、盐水肘花儿、拌瓤子、炖吊子、锅烧猪蹄儿;
烧鸳鸯、烧百合、烧苹果、酿果藕、酿江米、炒螃蟹、氽大甲;
什锦葛仙米、石鱼、带鱼、黄花鱼、油泼肉、酱泼肉;
红肉锅子、白肉锅子、菊花锅子、野鸡锅子、元宵锅子、杂面锅子、荸荠一品锅子;
软炸飞禽、龙虎鸡蛋、猩唇、驼峰、鹿茸、熊掌、奶猪、奶鸭子;
杠猪、挂炉羊、清蒸江瑶柱、糖熘鸡头米、拌鸡丝儿、拌肚丝儿;
什锦豆腐、什锦丁儿、精虾、精蟹、精鱼、精熘鱼片儿;
熘蟹肉、炒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酿倭瓜、炒丝瓜、焖冬瓜;
焖鸡掌、焖鸭掌、焖笋、熘茭白、茄干儿晒卤肉、鸭羹、蟹肉羹、三鲜木樨汤;
红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三鲜丸子、四喜丸子、氽丸子、葵花丸子、饹炸丸子、豆腐丸子;
红炖肉、白炖肉、松肉、扣肉、烤肉、酱肉、荷叶卤、一品肉、樱桃肉、马牙肉、酱豆腐肉、坛子肉、罐儿肉、元宝肉、福禄肉;
红肘子、白肘子、水晶肘、,蜜蜡肘子、烧烀肘子、扒肘条儿;
蒸羊肉、烧羊肉、五香羊肉、酱羊肉、氽三样儿、爆三样儿;
烧紫盖儿、炖鸭杂儿、熘白杂碎、三鲜鱼翅、栗子鸡、尖氽活鲤鱼、板鸭、筒子鸡。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07: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说法
说法一
  近年来流传“满汉全席”之说,说它是清宫御膳,甚至还有人列出满汉全席的菜单。宣扬之不遗余力;据说已传到海外;其实这纯属虚构杜撰。 
      “满汉全席”这一名称来源于一段相声。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和天津献艺的著名相声演员万人迷编了一段“贯口”词,罗列大量菜名,名为“报菜名”,颇受听众欢迎。30年代在北京与张傻子。高德名,绪德贵,汤瞎子一同登台表演的著名相声演员戴少埔擅长这个段子(戴少埔于40年代初逝世于天津),当时仍称这段贯口为“报菜名”。后来传来传去竟被讹称为“满汉全席”。清宫膳房根本没有“满汉全席”之说。当年在北海公园创麝设“仿膳”饭馆的人,的确是曾在清宫膳房工作过的;那时仿膳的菜肴的确是清末宫廷膳房制品的样子;但从未提过“满汉全席”,而是老老实实地做炒肉末(夹烧饼);婉豆黄儿和芸豆卷等也是膳房制品样子,这才是真的,仿膳菜肴和点心的做法,严格说,是同治光绪时代清宫御膳的遗范,在很大程度上适应慈禧太后的喜好和口味;不但与道光时代的调制法有一定区别,与咸丰时代的做法也不尽同。例如乾隆皇帝有专门烹调鸭子的厨师,咸丰皇帝喜食鸭,这本是清宫菜肴的一项传统,但因慈禧太后不大喜欢吃鸭,所以同治光绪时代膳房就不大讲求烹调鸭子了;30年代仿膳的老师傅对作者说,早年膳房做“全鸭”有47种烹调法,后来半数都失传了。总之,“满汉全席”之称是来自“万人迷”的“报菜名”,本是相声,这是老北京皆知道的,现在80岁以上的人听过“万人迷”;70岁以上的听过戴少埔,皆可证此。
说法二
     “汉满全席”起兴于清代不假,但“汉满全席”并非源于满清宫廷,而是江南的官声菜。据李斗所著的《扬州画舫录》录:“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皆为大厨房,以备六司百官食次”。这里的六司百官食次即为“汉满全席”的原型!李斗《扬州书舫录》是关于“汉满全席”的最早记载。从现在可得的文字资料来看,“汉满全席”源于扬州,其实就是汉族早就有的饮食代表形式之一!只不过后来被满清窃取为“满清的宫廷特色”!
  我们知道,满清入关以前,饮食非常简单。一般宴会,露天铺上兽皮,满人围拢一起,席地而餐。满族人不会烹调,举行宴会时,只是将大块的肉煮烂。与会者席地而坐,解刀进食,还只是停留在原始的饮食形式上!《满文老档》记:“贝勒们设宴时,尚不设桌案,都席地而坐。” 菜肴,一般是火锅配以炖肉,猪肉、牛羊肉加以兽肉。最高档次的宴会,也不过设十几桌,也是牛、羊、猪、兽肉,用解食刀割肉为食。
发表于 2007-12-28 07: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版主大发吃威~

有酒没有?
发表于 2007-12-28 10: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汉全席源流考,去年在当当网订了一本,结果快递送书来的时候跟我说此书缺货。
发表于 2007-12-28 12: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2-28 20: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2-28 20: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吃“熊心豹子胆” .a版知识丰富. 受教了

[ 本帖最后由 wjc2058 于 2007-12-29 19:53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4-11-23 21:43 , Processed in 0.03403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