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39|回复: 1

组诗:岗顶列传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4 19: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岗顶列传之一 <br>   <br>早就不是ECM奇货可居的时代 <br>by guojiangtao <br>   <br>早就不是ECM奇货可居的时代了 <br>虽然唱片店的老板娘还恋恋不忘 <br>那些挥金如土的唱片买家 <br>如今还在坚持的 <br>我知道只有Mr.金 <br>他依然先人一步地扫货回家 <br>每个月没有粮出的的那些日子 <br>他依然快活逍遥 <br>楼下的卖当劳依旧豪气 <br>15年的租期一签而旧 <br>而那些贩卖打口的朋友 <br>总有些新鲜的面孔 <br>他们中的一些 <br>慷慨而激昂地将西甘度5元出手 <br>为什么你们要珊珊迟来 <br>让那黑心的佛山黄老板 <br>在珠江边置业不断 <br>我已经不进3楼B2的门口 <br>虽然那里的小姑娘蜜语甜言 <br>学问不大的我好像还记得什么叫口蜜腹剑 <br>昨天40大元的尖货 <br>突然化作隔壁两元清货的无奈 <br>等等吧等等吧 <br>亲爱的人儿啊你要学会忍耐 <br>自古千年的文化传承 <br>化作现代经济的斤斤计较 <br>早就不是ECM奇货可居的时代了 <br>幸好总有人不知道JAZZLAND <br>这ECM同母亲生的小兄弟 <br>快去吧快去吧 <br>在没有涨价之前 <br>当然 <br>你不要走进楼梯左边第三家的门 <br>那里除了有高佬黄暗藏的杀机 <br>更有北欧后现代凛冽的寒气 <br>那个无比唠叨的后现代男人 <br>抽硬盒黄红梅 <br>他的JAMES售价80 <br>而在奇贵的香港HMV <br>不过69门港币 <br>谢谢你亲爱的JAMES <br>带给我美妙的歌声 <br>还教会我香港真的是世道中落 <br>比那洋洋洒洒的政府报告 <br>更直接深入 <br>早就不是ECM奇货可居的时代了 <br>到底还有什么样的CD可以牵动人心 <br>我的电子乐唱片都承蒙推荐 <br>常常去的那三姐妹小店 <br>我看着她们一步步 <br>有了孩子的大姐买了商品房的一家 <br>小店的前生 <br>是南方周末副刊编辑老公开的书店 <br>我在那里买了一套8折的卡夫卡全集 <br>虽然我的书店就在对面 <br>但这套河北教育是多么难产 <br>1999年的物流依然有些障碍 <br>还得靠老熟人旧关系 <br>虽然有些人从此消声无迹 <br>来自广西的那个李小姐虽然别人都叫她阿JUNE <br>一直我都以为她古古怪怪 <br>但我曾经的拍档小黄流血的日子 <br>我才发觉 <br>人不可以貌像 <br>有谁知道 <br>第一个来到岗顶3楼的人是她 <br>她的店还是那样的布局 <br>重点从音乐转向电影 <br>他现在的男友也一天比一天发福 <br>她还继续售卖图书 <br>8到8点5折的优惠让我不至于上网买书 <br>不至于将买书的乐趣变成单调的一进一出 <br>早就不是ECM奇货可居的时代了 <br>这里还是朝十晚十 <br>非节假日的低峰期 <br>大多数小店9点半走人 <br>熬到10点钟散场 <br>听一遍又一遍的喇叭叫喊 <br>“亲爱的顾客本商场今天的营业时间到此结束” <br>阿JUNE早就拔掉了自己店铺顶上的那个喇叭线 <br>因为周而复始的轻音乐 <br>是那么的多余与无聊 <br><br>=================================================== <br><br>岗顶列传之二 <br><br>周生生 <br>by guojiangtao <br>   <br>老一点的唤她阿周 <br>多买古典数量惊人 <br>年轻一代大多直呼其名周纯 <br>什么都买一点爵士摇滚更得人心 <br>97年之前在中大附近跑路走鬼 <br>后来在大沙头有固定档口 <br>好货最多 <br>鲍伯玛利流行的1998 <br>她拥有整套完好 <br>吓死人 <br>迈尔戴维斯也数她最多 <br>但在来岗顶之前 <br>她还不著名 <br>著名的是他老公林峰 <br>来岗顶之后 <br>他老公已经不太露面成为幕后 <br>所以她家在岗顶的历史 <br>姓周 <br>2000到2002是她在岗顶的鼎盛时期 <br>碟片数量惊人好货更是不断 <br>后来突然改做光身碟的生意 <br>原以为是她不智 <br>后来发现是我们这些没有生意头脑的人的错误 <br>一张完好CD的利润最多是2—3倍 <br>而一张10元的光身碟是进货价的10倍甚至更多 <br>我靠幸好我最不喜欢光身碟 <br>但无疑周纯是广州打口历史上最有生意头脑 <br>而且口碑不算太坏甚至还有点好 <br>近年家境好了又好 <br>小孩在广州上幼儿园赞助费不便宜 <br>老家盖了楼广州买了汽车等等 <br>好久都不去那里买碟了 <br>经过的时候打声招呼 <br>有时被她呵斥一下 <br>几年都不买张碟了 <br>笑着回答等你什么时候 <br>给你那些宝贝穿上衣服 <br>不是很喜欢她的小姨子 <br>没有周纯知识渊博会做人会交际 <br>而且出价贼狠 <br>周纯是古典的活词典 <br>什么曲目演奏者是谁骗不了她 <br>所以有时候还被她骗 <br>我跟她吵过一次 <br>挑了一堆碟报价奇贵 <br>往桌上一扔就走了 <br>后来是她老公林峰做中间人 <br>大家让一步买了 <br>几年后她还记得 <br>说想不到你也有发火的时候 <br>大家笑笑也就算了 <br>跟周纯的碟打交道 <br>算是体会了什么叫又爱又恨 <br>至今记得《蓝》的电影原声 <br>这么多年买了 <br>还就是没见过第二张 <br>还有疯子的那套“地下丝绒”5碟装 <br>也是一张一张在那里收集出来的 <br>像集邮票一样 <br><br>家里30好几张迈尔戴维斯也大多是她那里搞到的 <br>那两年太过于疯狂 <br>把以后好几年的碟都买了 <br>但总的来说 <br>周纯的碟在我家的疆土上 <br>占据着半壁河山 <br><br>============================================================ <br><br>岗顶列传之三 <br>   <br>碟海三姐妹 <br>by guojiangtao <br>   <br>当周纯已经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 <br>她们才刚刚起家 <br>某家文学书店并不景气 <br>大姐在里面租了一块卖碟 <br>刚开始的时候 <br>都是些大路货 <br>再加上那个格格不入的门面 <br>经营着实艰难 <br>那时候还只有大姐一人在打拼 <br>从进货到出货 <br>不管你是否要为书店悲哀一下 <br>接下去的事实就是 <br>书店一天一天垮掉打口一天一天壮大 <br>2000的某天 <br>我在里面找到 <br>《飞跃疯人院》与《楚门的世界》 <br>的电影原声 <br>很奇怪 <br>在岗顶众多的CD卖家里面 <br>那些能够拥有一些少见电影原声的卖家 <br>最终都能够发展壮大起来 <br>这种规律起码在如今最大的那几家碟铺得到证明 <br>回到《飞跃疯人院》与《楚门的世界》的那天 <br>我第一次认真打量了大姐跟她的CD <br>周边是滞销的哲学人文类书籍 <br>当我再次认真打量大姐的时候 <br>起码过了一年 <br>周边是另外两个姐妹 <br>那家书店也是彻底地离开了岗顶3楼 <br>要知道 <br>这个地方最早的名称叫 <br>唯雅书廊 <br>尽管现在还是叫这个名字 <br>这里已经书廊不书了 <br>那些想走文学道路的青年早就被赶跑 <br>生存下来的还是靠盗版书与通俗流行文学过活的书店 <br>店员都还是最初的那些 <br>几年不买一本书偶然买本都可以8折 <br>颇有人情味 <br>因为那本书是本精美的《数学史》 <br>实在是超值得很 <br>从大姐到三姐妹用了大概一年多的时间 <br>再过一年 <br>大姐已经带着孩子了 <br>在广州大桥以南买了商品房 <br>非常成功 <br>从2002年的后期开始 <br>这里成为我主要的购碟地点直到今天 <br>因为总体来说 <br>比别的地方就是便宜 <br>也的确买到很多却上心头的CD <br>夸张的时候 <br>一周两去 <br>新货刚从门口推出来就想抢东西一样 <br>抱上一箱找个角落找起来 <br>好东西狼多肉少 <br>要睁大眼睛不要让好东西从指尖溜走 <br>经常买了一堆不敢拿回家 <br>要存上好几天 <br>等哪天背上大书包偷偷运回家塞进柜子里 <br>在不明不白中 <br>等老婆发现的时候 <br>已经是家里的CD不够地方放的时候了 <br>最近才发现三姐妹之下还有第四个妹妹 <br>如今利用假期在帮姐姐们打理店铺 <br>小小的三楼 <br>她们已经有了三家分店 <br>大姐早就不看店了 <br>一心进货和照顾儿子 <br>老三对CD比较敏感一些 <br>总是推荐电子唱片给我 <br>倒不是她特别专研 <br>而是她知道某张唱片被哪个挑剔之人视为珍宝 <br>如此推销实在有用 <br>一些泥沙之下的宝藏很容易地被开发出来 <br>每个卖家必定有自己特别的本事 <br>岗顶三楼不是个轻易的地方 <br><br>============================================================ <br><br>岗顶列传之四 <br>   <br>高佬黄和他的女孩们 <br>by guojiangtao <br>   <br>因为他始终是一个幕后老板 <br>所以认识他的店员比他的人早 <br>小黄就曾经是他的一个伙计 <br>他们后来是怎么分手的我不是很清楚 <br>反正分手的那天 <br>小黄又兴奋又憔悴(可能记忆有点夸张) <br>不过我好像很八卦的问了一下小黄 <br>但他不说 <br>小黄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br>高佬黄从佛山起家 <br>佛山有音乐台 <br>也有高佬黄的打口CD <br>1998年之前还是经常听电台的 <br>音乐台的首选就是佛山音乐台 <br>有个叫TROUBLE的放爵士放黄韵玲放早期的苏永康 <br><br>后来听一个叫jazzgirl的女孩说 <br>佛山音乐台的DJ是高佬黄的常客 <br>在佛山成功敛财 <br>高佬黄把目标指向广州 <br><br>===================================================== <br><br>岗顶列传之五 <br>   <br>第一站 小芳 <br>by guojiangtao <br>   <br>因为天河石牌一代小黄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客户体系 <br>高佬黄将自己佛山店的头牌小芳 <br>派驻在还没有进行产业结构性调整的大沙头旧货市场 <br>(注:今天的大沙头昔日卖碟的旧址变成酒家与绿地) <br>小芳的到来 <br>形成广州本地碟市两大卖家 <br>高佬黄与周纯家鹤蚌相争的局面 <br>可惜这么多年渔翁始终不来 <br>初来乍到的小芳 <br>能够很快成为买家时常光顾的档口 <br>当然是因为那些与众不同的尖货 <br>TOM WAITS的唱片她那里还真多 <br>可惜当时对于我来说太贵了 <br>这也应了那句俗话 <br>婊子无情买客无义 <br>那年头买碟的人如洪水猛兽 <br>闻着腥味就扑腾过去 <br>没有什么不敢买的就怕你没得卖 <br>2001年的时候 <br>当已经搬到岗顶的周纯拿出些压箱底的尖货来收买人气 <br>竞争的激烈与残酷 <br>真是没话说 <br>随着大沙头动荡的产业调整与大范围的市场打击 <br>大部分卖家都离开了这个 <br>广州打口市场的红色根据地 <br>小芳的档口搬到海印桥底公厕对面的一个民居一楼 <br>这是我时常帮衬小芳的主要时期 <br>毕竟人气不旺碟价自然也就稍微便宜一些 <br>后来小芳继续搬迁到德政路那边 <br>实在是太过遥远 <br>没有去过 <br>到2003年岗顶3楼开始大面积开放碟市的时候 <br>经常可以看见小芳 <br>这时候的她 <br>早就不是一般普通的店伙计 <br>更像是高佬黄手下的广州区分舵主 <br>虽说是个女人 <br><br>小芳也真是个厉害角色 <br>但也因为女人 <br>也实在难得与她计较 <br>反正买与卖永远都是相互受益相互厌恶 <br><br>========================================================= <br><br>岗顶列传之六 <br>   <br>第二站 肥妹 <br>by guojiangtao <br>   <br>肥妹的出现直接的原因就是 <br>小黄的独立与背叛 <br>当时跟着小芳在大沙头开展工作的肥妹 <br>因为高佬黄对天河市场的重视 <br>来到了岗顶3楼 <br>店就开在小黄店的隔壁再隔壁 <br>地理位置更好 <br>肥妹刚来的那段时间 <br>小黄的脸色的确不好看 <br>而对于那个整天满脸挂笑的高佬黄 <br>我也逐渐认识到他的厉害 <br>精打细算心狠手快 <br>不管你熟不熟 <br>买碟的时候绝无情面可讲 <br>随着肥妹的到来 <br>天河打口市场的原始框架开始形成 <br>也注定了这里今后成为广州打口碟市场的新天地 <br>到这里要说下这栋大厦的背景 <br>属于天河商业局 <br>而且后来 <br>当我听说他们将打口与盗版是两个概念区分开了 <br>并鼓励打口卖家进场的时候 <br>我觉得时代的确是进步了 <br>肥妹来了以后 <br>不久带来她的表妹阿玲和另一个表妹 <br>不知道为什么 <br>从这时候开始我不大去记这些卖碟人的名字 <br>这三个小女孩的小店很快成为吸引眼球的地方 <br>尤其是更年轻的书包学生仔 <br>以及哈韩哈日潮流IN人光顾的地方 <br>没有想到的是 <br>肥妹最后也离开了高佬黄 <br>分家独干另觅卖场 <br>生意难做又帮另外的老板在岗顶看店 <br>现在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br><br>=================================================== <br><br>顶列传之七 <br>   <br>第三站 两个表妹 <br>by guojiangtao <br>   <br>甜言蜜语是这两个小女孩的共同特点 <br>在肥妹的培养下(?) <br>成为卖碟的行家 <br>而且够狠 <br>不知道为什么 <br>高佬黄门下专出狠角 <br>天知道是不是佛山无影脚 <br>反正我最为狂暴的一次 <br>就是跟这两姐妹发火 <br>一张盗版的4AD唱片 <br>花40买下走出门发现是盗版 <br>后来就是不肯退钱说换一张就可以 <br>当着她们的面把CD掰烂砸在地板上 <br>其实直到今天 <br>高佬黄的店里都有以次充好的盗版CD <br>等着像我一样的SB上当 <br>以后见面未免隔了一层膜 <br>好久都不曾光顾 <br>终究没有化不开的冤仇 <br>后来的日子 <br>买得少了但总是买过 <br>《美国往事》与《巴黎野玫瑰》的电影原声都在这里购得 <br>幸好他们不明白这两张唱片的价值还算便宜 <br>等到《海上花》要60元的时候 <br>想想还是算了 <br>那一架之后 <br>我明白一个道理 <br>真正的商人永远不是你亲爱的朋友 <br>一旦熟悉起来 <br>价格只高不贵 <br>你永远不可能买到廉价的好货 <br>像Mr.kING <br>但凡他要买的唱片 <br>这两姐妹都不用看唱片的名字 <br>即便是她们根本不可能知道的偏门货 <br>也许正准备放进降价处理的队伍里 <br>但kING要买开口30 <br><br>可怜的老kING <br>我见过他不止一次发火但最终都忍痛交钱 <br>惟有见惯不怪的两姐妹 <br>熟悉的数着钱 <br>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 <br>可恨可恨 <br>但小女孩喔由她们去吧 <br><br>===================================================== <br><br>岗顶列传之八 <br>   <br>第四站 越变态越无赖 <br>by guojiangtao <br>   <br>高佬黄在3楼开了第二家分店 <br>手下有招来新的女孩 <br>同时还有一个斜着眼睛看人的瘦年青男子 <br>新店在楼梯以左 <br>与北欧后现代合租一间店铺更占一半 <br>价格定的离奇 <br>一张The Smith乐队的唱片要80元 <br>听得我想把这店给砸了 <br>同样的唱片 <br>香港庙街有卖才40港币 <br>其实始终以来 <br>高佬黄始终以为自己进到的总是天下最好的CD <br>普天之下别人都是凡物 <br>2000年某天 <br>我和他走过珠江边 <br><br>他说已经在广州买了两套房子 <br>那时候 <br>还正是他准备进军广州的时候 <br>指点江山的样子的确有打口大锷的架势 <br>那时候 <br>我还真以为自己也可以卖唱片发家治富 <br>随着时光悄悄溜走 <br>珠江漫漫涌动 <br>高高的黄老板也不再长高只是变老 <br>除了不去他那里买CD以外 <br>又能怎样 <br>但仍然感激高佬黄那些的确是别家没有的唱片 <br>让听碟看上去很鬼丰富 <br><br>=================================================== <br>
发表于 2004-7-17 12: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4-5-22 14:01 , Processed in 0.01977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