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18|回复: 2

[音乐话题廊] 《放牛班的春天》:在音乐中彼此拯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3 22: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对妻子说,这个电影很伟大,你也看看吧。妻子问,你有时说很好,有时说很伟大。你是如何区分很好和很伟大的?

  我一时语塞。现在想来,我认为很好的电影,首先是故事要简洁、和谐、耐人寻味,能恰到好处地诠释主题。其次是艺术表现手法要比较完美新颖,再是思想要有一定高度和深度。而伟大的电影,除了以上这些,还要有更宽广的外延。画片和故事背后,始终要有一种近乎神性的力量攫住观众的心灵。

  《放牛班的春天》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电影,它具有神的气魄和力量。

  大多数观众津津乐道并从中受益的,一定是学监马修以爱替代惩罚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可这类题材的电影很多,也有拍得相当成功的。如果单凭这点,不足以使这部电影脱颖而出。

  制片人雅克·贝汉和导演克里斯·巴哈蒂选择用音乐作为感化人心的主线,是此片的另一大亮点。主唱与和音互为有无的缠绕、低音与高音丝丝入扣的衔接,合唱团孩子们恰到好处的分工合作,不但让观众体会到了音乐纯化人心的伟大力量,还似乎从这所名为“池塘之底”的学校看到了人类社会的缩影。

  这个世界也许每一个人都有问题,但只要统筹调度得好,就能演奏出和谐的乐章。看似一盘散沙的人类,完全可以在求同存异的情况下,形成合力,共创一个美好的未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纷争不断,战火不断,恐怖袭击不断。

  《放牛班的春天》到这里,就已经很高明了。

  而我之所以说它伟大,是导演让音乐融入了宗教的力量。他选择的小演员正是圣马克教堂儿童唱诗班的成员,而由法国音乐名家Bruno Coulais担纲创作的电影音乐又极为巧妙地融入了教堂唱诗班的合唱特点。如果说“池塘之底”象征我们丑陋、阴郁、病态、悲凉、无望的社会,那么这些撼人心魂的乐曲,就是拯救我们的美丽之源,快乐之本,健康之根,温暖之色,希望之种。

  优美动人的旋律,从四面向我们包抄,流进我们的血脉,超度我们的灵魂。是《放牛班的春天》,让我第一回真正感受到了音乐那种浸润人心的伟大力量。它纯正、空明、慈悲、无边,对心灵有百利而无一害。

  我突然想,好的音乐对人心的培植,其实比好的思想有过之而无不及。好的音乐就像武林秘籍《九阳真经》,上至“佛祖”,下至“狗屎”,人人都可以入门习练,并且浸润越久,对人的身体和心性就会越好;习练越久,就越会抵达“至大无上”的人生法门。而好的哲学思想则有些像武林秘籍《乾坤大挪移》,它需要一定的天赋才能研习,研习越久,武功自然越高,但一不小心,就会走火入魔,被体内的真气反噬掉。深邃的哲学思想看起来与真理非常接近,但其实它就踩在至善与极恶的分界线上。用它们来培护心灵,我们得慎之又慎。

  《放牛班的春天》的伟大之处,还表现在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处理上。电影《楚门的世界》,那个扮演上帝的总导演基斯督一直在精力打造“模范社区”桃源镇,但他却面目可憎,不得人心。学监马修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其实扮演的也是一个“导演”的角色,乱成一团的班级像一架断弦之琴,由他稍微调整,就能发出天籁之音。这个“导演”之所以能被孩子们接受,主要原因是他即便作为学监,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在灵魂上他始终与孩子们保持水平。并且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公心。如果说桃源镇的导演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永不停止的欲望,那么“池塘之底”的学监则是为了散播自己内心涌动不已的爱意。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22: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22: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zanyige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4-11-25 19:51 , Processed in 0.01255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