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思思

您是什么时候知道演歌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3 04: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zaar write:
以下基本属个人观点,可能全错: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一点点推算,日本的呗曲应该算是民俗歌艺的发端。
江户以来,呗曲的风格基本确立,一般分小呗,端呗,长呗等等。
现在很少听到有人创作纯正的呗曲,but通过一些传统的民谣作品可以听到不少。

明治以来,高雅的西方古典音乐和通俗的西洋歌曲必然双双大量传入日本,
个人觉得洋乐的流行,一是维新带来的思想与文化的变革,有钱人家的小姐大概会去学钢琴小提琴之类;
二是简单易唱,通常一些进行曲,谣歌最易传开,这些与后来中国的情形也是相仿的。文化总是由强势流向弱势。
很明显,此时的日本就该诞生演歌了,将呗曲和西洋音乐的有利因素结合,形成适应新时代的民俗歌艺。
实际上,自古代长期以来,日本就一直在将本国固有艺能和外来艺能相结合。
只不过这一次,外来的变成了西洋人。

当代歌舞伎学家郡司正胜认为:演歌就是明治以来的通俗歌曲。
早期的演歌必定是简单通俗的呗曲,不一定就有西洋成分,但一定易于传唱。
正因为具有流行的特质,演歌才能不拘一格的吸纳越来越多的西洋成分,只要大家喜闻乐见。

必须注意到,演歌发展的同时,洋乐在日本也在逐渐兴盛,演歌不是唯一的。
明治、大正时期的通俗洋乐多为流行歌民谣曲,很多还只是学校教学传唱;
而到了昭和时代,爵士风格的洋乐兴起,带动了社会的音乐变革。
变化最明显的是乐器,以及乐团形式。
可以想象那个时候的演歌中如果用萨克斯或者小号来领奏将会多莫时髦。

战后的音乐更加多元。
此时的歌手,像美空那种,不仅唱演歌,也能唱传统呗曲,也要会唱爵士风格。
而更多的则是分类了,演歌手就是演歌手,流行歌手和爵士歌手又是另一回事。
后来,就要加入节奏布鲁斯风格了,也就是要滚。

战后十年差不多是一个坎,到56年左右一切就都慢慢步入正轨,经济好转,文化生活就繁荣。江户时代歌舞伎和文乐都达到盛点,就是因为老百姓吃饱了饭没事干所以都出来找乐子看戏了。现在我们大家也是如此,演唱会超级女生周结论谭咏麟一个不落,也。(此乃后话,且按下不表)

至于60年代以后,歌曲分类越来越多,而相互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其实没有必要执著于歌曲分类,都是通俗音乐,本身只为流行于世而存在。

再次声明,以上可能全错。

个人看法和意见每个人不见得一样,不是简单的对错所能解释得了的。

zaar兄说的很好,Jeff受益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7-23 23: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zaar讲的好.

到没有什么对错结论,认识点东西是好事情.

发表于 2006-7-29 01: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喜欢演歌,以前只是听,今天来这里了解很多东西啊,收获不小。
发表于 2006-8-1 07: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次遇见演歌是在卖游戏的小店里,本人是电玩迷,那天正好店里不知道从哪里进了点原版的小光盘CD,5元一张,我随手挑了一张岛津亜矢的桃色鸦,回去听听,不错,于是就喜欢上了演歌。这是2003年的事了
发表于 2006-8-1 08: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我真是末学后进了~上个暑假刚考完时在家闲居
因缘际会上了一个日文的midi网站 听到了 石川さゆり的天城越え的曲子 很喜欢
就搜了歌 结果bt上带出“[20世纪中感动全日本的歌曲].专辑” 就下了听 更喜欢
由搜人名 又带出了 红白 再听再看 迷上了~
听演歌之前 对日本最感兴趣的是历史 游戏 动漫 日剧之类(我是KOEI的FANS~~)
现在最喜欢的日本物事是它的音乐了~之前也听 不过大多是游戏(光荣的好强!) 动漫的配乐~
感谢论坛各位~很多知识和许多资源都是这里得来的呢~
不唱演歌的也有喜欢的 男的最喜欢谷村新司(这个听的早些,初中时候听磁带里的风姿花传,很被浑厚的男声吸引,但不知是谁唱的,就有些幻想 觉得一定是个高大俊朗有棱角的〈阿部宽那样的〉人唱的,见到谷村大叔有点失望〈庆幸自己不是女的〉);不过他和堀内组合唱的歌真的好强呀!)  女的最爱中島みゆき了!还是要谢谢斑竹大哥的FTP,从上面下了空と君のあいだに的视频后才知道的;影像比较直观,所以一下就 人 歌都喜欢了~~
北京文化沙漠呀~淘盘的地方比天津上海少多了 我上次传的15张单曲还是在四川上学的兄弟从成都寄来的~~郁闷~
手里中岛的碟大部分是邮购的 还有托人从日本带的~~晕死 好贵呀 见到大大们的收藏 口水止不住~~
还有一件郁闷事 以前找到的一个介绍中岛的好站上不去了(内容超级多对作者超级佩服)在搜索引擎上眼看着更新~~烦死~
网址是http://blog.yam.com/honkwun/ 可能早有大大去过了  
哪位知道小弟的问题所在还望告知~或有哪位能上的好心人传一下更新的文章也好~~谢谢了!
发表于 2006-8-1 08: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朋友比我还要幸运.我所在的小城市别说日文老歌了,就是日语歌曲的盘一张都没的卖.消息非常闭塞.手里的盘都是上学时买的,现在只能在网上搜刮资源.
我要感谢这里.感谢大家.
发表于 2006-8-1 09: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合阿姨天天在我库房里搜刮。。。。
 楼主| 发表于 2006-8-2 00: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演歌与日本文化1(转贴自http://blog.sina.com.cn/u/1231395101

演歌是明治、大正时期产生的一种音乐形式,是演歌师用独特的发声技巧演唱的歌曲。它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自由民权运动的斗士们以歌代替演说的&#65378;壮士節&#65379;。自由民权运动由于受到政府的镇压,印刷品被没收,演说会场被捣毁,其日常活动就不能按正常的方式展开。于是,自由民权的斗士们就纷纷走上街头,把演说的内容用演唱的形式向观众宣传。演歌原本就是&#65378;演説の歌&#65379;之意。后来,作为大众歌谣的一种,演歌的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严格意义上的演歌实际上是指1890年之后的流行歌曲的一部分。在自由民权运动高涨的19世纪80年代的歌曲如植木枝盛的&#65378;民権数え歌&#65379;,安冈道太郎的&#65378;よしや武士&#65379;,高知县的&#65378;民権踊&#65379;都采用自古就有的旋律,这样的歌严格地说还不能称为演歌。演歌的第一曲应该是川上音二郎的&#65378;オッペケペ&#65379;。这首歌在1889年以&#65378;一枚刷&#65379;的形式出版,第二年在京都的高座演唱时大受欢迎。1891年,随着宣传自由民权运动的&#65378;武士芝居&#65379;剧团的东进,演歌在东京也引起了轰动。可以说,演歌歌唱自己身边琐事的民俗化倾向,引起了民众的共鸣。因此,就出现了在街头边卖歌本边演出的&#65378;壮士&#65379;。许多人都模仿&#65378;オッペケペ&#65379;&#65378;滑稽腕力節&#65379;&#65378;ヤッツケロ節&#65379;&#65378;欽慕節&#65379;这些曲调演唱。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一些学生就把男女爱情这一内容引入演歌这一演唱领域,&#65378;書生節&#65379;&#65378;演歌師&#65379;这些名称就成了当时的流行语。另一方面,添田哑蝉坊还作了许多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演歌。如&#65378;金の世&#65379;、&#65378;増税節&#65379;,继续以演歌为武器来反抗黑暗的现实。但由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严酷性,演歌从硬派向软派转变就成了了不可避免的事情。演歌的思想性就淡化了,成了一种大众歌曲。明治后期著名的演歌有神长瞭月的&#65378;松の声&#65379;、&#65378;残月一声&#65379;,中林武雄的&#65378;不如帰&#65379;、&#65378;夜半の憶出&#65379;。而且,大正初期的&#65378;カチューシャの歌&#65379;,后期的&#65378;船頭小唄&#65379;、&#65378;籠の鳥&#65379;的流行,也与演歌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到了昭和初期,随着电唱机、收音机普及的,街头的演歌师渐渐消失了踪影。一直战斗到最后的石田一松也以&#65378;時事小唄&#65379;结束了自己的把演歌作为政治斗争武器的演艺活动。1970年以后新音乐开始兴起,为了便于区分,把以前采用「ヨナ抜き音階」,加入&#65378;こぶし&#65379;的歌谣都称为演歌。也就是说,明治后期开始的软派占据了演歌的主流,甚至一度将其名称写成「艶歌」或「怨歌」。

从配器和演奏来看,虽然采用了海外一些流行乐的形式,但它的旋律还是日本传统的歌谣。现在所说的「歌謡曲」,就是以演歌为代表的。它的旋律,大多采用「ヨナ抜き音階」,即4、7音阶缺失的音阶。因为在明治时期,多来米是用「ヒフミ」这样的数字训读的形式来表示的。这种配乐实际上是西洋的音阶和日本的音阶折衷,同时又加入了民谣、三味线等日本传统的音乐元素构成的。

1977年,韩国歌手李成爱把日本的演歌用自己独特的乐感去重新演绎,在日本掀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与韩国的民谣「パンソリ」具有共同的音乐元素,演歌在韩国也人气直上。1910年代的&#65378;船頭小唄&#65379;、&#65378;籠の鳥&#65379;都被介绍到了韩国。80年代,千昌夫的&#65378;北国の春&#65379;被介绍到了中国,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西方国家,演歌也大受欢迎。如美空ひばり的演唱在西方掀起了狂潮,她本人也被誉为日本的&#65378;マリア·カラス&#65379;(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楼主| 发表于 2006-8-2 00: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演歌与日本文化》2

从1950年以前的演歌的歌词来看,「涙、雨、酒、泣く、別れ、せめて、どうせ、はかない、淋しい」这样的用词很多,以「別れ、みれん、あきらめ」等男女之爱为主题的感伤的歌占据了演歌的主流。歌中描写的恋情也多是一些无法实现的爱。在歌中,「船、港、波止場、プラットホーム」都成了分手的象征。歌词的节奏以传统的5、7的基本节奏为主。和一些以分别为主题的流行歌曲相比,歌中的分别以身份的差异、义理以及贫困等社会原因造成的分手为主,而现在演歌中的分手,往往带有更多的个人意识,歌词也近似于日常会话的节奏。

当前的演歌题材更加广泛,虽然其种类划分并没有严格的标准,但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65378;夫婦演歌&#65379;

以夫妇生活为题材的演歌。由于是描写家庭生活,题材通俗,非常受欢迎。如三船和子的「だんな様」,三笠優子「夫婦舟」「夫婦川」「もういちど夫婦船」「夫婦橋」等。  

&#65378;寿·お祝い演歌&#65379;

在结婚仪式和各种祝贺仪式上能够演唱的演歌。如成世昌平的「寿」,香田晋的「ここに幸あり」「お宝女房」,門脇陸男的「祝い船」,市川由纪乃的「寿&#12539;祝い唄」,中村美律子的「しあわせ酒」,松前ひろ子的「祝いしぐれ」等。

&#65378;親子演歌(ファミリー)演歌&#65379;

以父子、父女、母女、祖孙等家庭关系为题材,重视血缘和家庭温情的演歌。如大泉逸郎的「孫」,北岛三郎的「親父」,金田たつえ「花街の母」,東八郎的「娘へのバラード」,芦屋雁ノ介的「娘よ」等。

&#65378;民謡系演歌&#65379;

在曲中通过民谣的大量运用,来酝酿日本情调的演歌。如成世昌平的「はぐれコキリコ」,中村美律子的「河内おとこ節」,北見恭子的「紅の舟唄」等。

&#65378;&#65378;&#65378;歌謡曲系演歌」&#65379;

以&#65378;恋&#12539;酒&#12539;男&#12539;女&#12539;別れ&#65379;为主的演歌,这类演歌在总体中占了很大分量。歌手有前川清、竹岛宏、北川大介、唐木淳、加門亮、サザンクロス、ロスプリモス等。

&#65378;ポップス演歌&#65379;

这种演歌由于和一些当代流行音乐元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和通常意义上的演歌不同的印象,以抒情为主,带有一点轻摇滚的音乐元素。这种演歌的代表歌手最多。如和田アキ子、チェウニ、チャン&#12539;スー、高橋真梨子、堀内孝雄、谷村新司、河島英五、加藤登紀子、西島三重子、佳山明生、因幡晃、前田有紀、美貴じゅん子、小柳ルミ子等。
 楼主| 发表于 2006-8-2 00: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演歌与日本文化》3

&#65378;人生演歌&#65379;

歌唱人生,歌名中带有“人生”二字的演歌。如島倉千代子的「人生いろいろ」,石上久美子的「人生双六おとこの旅路」,麻生祐希的「人生」,キム&#12539;ヨンジャ的「人生海峡」,石川さゆり的「人生情け舟」,立樹みか的「人生七坂」,野中沙央里的「度胸人生」等。

&#65378;海峡演歌&#65379;

以○○海峡命名的演歌,不仅如此,这类海峡演歌的歌唱速度和序曲都独具特色。海峡的地名并不都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地名。如西村亜希子的「越佐海峡」,北野まち子的「しぐれ海峡」,多岐川舞子的「海峡終列車」,野中彩央里的「海峡」,市川由紀乃的「海峡氷雨」「さいはて海峡」,服部浩子的「海峡わかれ町」,多岐川舞子的「海峡終列車」,松原のぶえ的「涙の海峡」,青木香織的「情念海峡」等。

&#65378;郷愁演歌&#65379;

以歌唱在外地的辛酸和对故乡亲人思念的演歌如嶋三喜夫的「山里しぐれ」「見かえり峠」「里帰り」,三橋美智也、春日八郎的演歌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65378;ダンス演歌&#65379;&#65378;幸せ演歌&#65379;等分类。

演歌起初从一种宣传政治主张的战斗武器发展成为日本传统的演唱形式,从其演变过程和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到,演歌最终走上了和民众的日常生活、情感相结合的道路。这才使它具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与中国的用民族唱法演唱的歌曲相比,它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和深受中国人喜爱的歌曲如《红星照我去战斗》、《家和万事兴》、《十五的月亮》、《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歌曲不同,演歌往往是用敏锐的感觉去扑捉去感受自己身边的自然和情感,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流露,缺乏一种审视社会和政治的广阔视野。日本人这种脱离政治的传统文化嗜好,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演歌的发展命运。中国人的“歌以言志”的艺术观,决定了民族歌曲和日本完全不同的创作方向。据笔者调查,与以上歌曲比起来,日本人更喜爱象《在那遥远的地方》、《大海啊,故乡》这样的歌曲。可以说,日本人的文艺与政治相脱离的审美观,决定了他们的价值取向。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万叶集》以来“哀”的传统对文艺的影响。从“哀”到《源氏物语》的“物哀”,形成了日本人以哀为美的美学理念。从演歌的歌词、旋律都可以看到这一点。虽然,也有&#65378;幸せ演歌&#65379;这样的演歌,但其数量很少,并不是演歌的主流。在演歌日本式的哀愁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对事物的细心观察,对“人情”的重视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索。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日本人对异文化的接受方式。演歌之所以被认为是具有日本特征的音乐,并不是因为它是纯粹的日本货,而是因为它把西洋的音乐元素和本土的音乐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原因。从这一点上也体现了日本人对待传统和外来事物的态度,即对外来事物的吸收不是全盘化的,而是有所选择的。同时对形式的吸收多于内容,并在吸收的过程中努力将其“日本化”。
发表于 2006-8-2 07: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思思 于 2006-8-2 00:53 发表
《演歌与日本文化》1
《演歌与日本文化》2
《演歌与日本文化》3

...

最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
虽说是转载却显现岀思思老师的专注执着呵!真可谓潜心研究嗬!不过本坛像思思这样40岁以上的演歌迷好像不多呵......
发表于 2006-8-2 20: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红白歌合战知道的
发表于 2006-8-2 21: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y183 于 2006-8-2 07:30 发表

最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
不过本坛像思思这样40岁以上的演歌迷好像不多呵......


担心思思跟你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 22: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不急不急,40以上也是迟早的事情啊.个个都要轮到的.

今天又陪小朋友跑岗顶看碟,看了几家店,演歌零碎的有,不过都不是想要的了.找到一张歌川二三子的全曲集,老板说最低要20,最后15块成交,我对她一点不熟悉,回来后听了味道是比较纯正.搜了一下发现音乐郎中大约在3月也介绍过她的全曲集,曲子目录和我这个略有不同.如果有人感冒,就在分享那里介绍.

听来听去,发现自己喜欢的还是演歌多一点.所以现在去买蝶也主要看演歌,比较惊喜的是有一张打口DVD,50首演歌MTV精选,日本原装,才10块钱,选的可真不错,画面也做的很好......最大的收获!!.

另外还20块买下中島みゆき的一张DVD,也还可以.
发表于 2006-8-2 22: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思没有40呵?那是我记错啦?!但思思的生日肯定是12月13日哦!1966年生(40差4个月)~~
 楼主| 发表于 2006-8-2 22: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cy183大哥,我没有告知过您这些数字信息啊.

拜托啦,这些数字联系的不可靠啊.呵呵.
发表于 2006-8-3 05: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思思 于 2006-8-2 22:07 发表
比较惊喜的是有一张打口DVD,50首演歌MTV精选,日本原装,才10块钱, ...


这种50曲DVD我在四年前都50元买的,在三年前跌到了30元/张;二年前巳跌到了20元/张;如今却只有10元/张了,但我己无心购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09: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啊,这音乐收藏多了,音乐享受的美妙感觉有时候反而不容易得到.

还是悠着点好.数量并不重要.
发表于 2006-8-3 09: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好多年前大陆还没CD时.日语歌的磁带又相当少.每买到一本都当作宝贝似的翻来复去的听.现在歌多了都来不及听了.
发表于 2006-8-3 10: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思思 于 2006-8-3 09:27 发表
所以啊,这音乐收藏多了,音乐享受的美妙感觉有时候反而不容易得到.

还是悠着点好.数量并不重要.

原帖由 百合 于 2006-8-3 09:43 发表
想起好多年前大陆还没CD时.日语歌的磁带又相当少.每买到一本都当作宝贝似的翻来复去的听.现在歌多了都来不及听了.


收藏迷就另当别论了。
俺是拣合乎胃口的留着;“味道”不对即送人(最初常与商家调换,逐渐到“大方”——做人情)。哈哈~~
发表于 2006-8-3 10: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思思 于 2006-8-3 09:27 发表
所以啊,这音乐收藏多了,音乐享受的美妙感觉有时候反而不容易得到.

还是悠着点好.数量并不重要.


说得很对,有时候下载完就捡好听的先听,其他的扔一边,之后就给遗忘了,直到下载了第二遍甚至第三遍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早有了,只是从来没留意过,有暴殄天物的感觉。
发表于 2006-8-3 11: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y183 于 2006-8-3 10:00 发表




收藏迷就另当别论了。
俺是拣合乎胃口的留着;“味道”不对即送人(最初常与商家调换,逐渐到“大方”——做人情)。哈哈~~


音乐这东西很难说,几年前听不惯,难以入耳的,几年后听得如痴如醉的事,也常发生的!人欣赏的“味道”,会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变化而变化的。
发表于 2006-8-3 11: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思思姐的观点,我很赞同,觉得很有体会。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8: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脑上经常是下了一批,刻录完以后就删除,然后又是一批,图方便,经常听的就是电脑上的,所以以前刻录的碟就大多数躺在柜子里睡觉,很少被我光顾了.

昨天翻出几个来听了一下,有一张差点听哭了(当然是偷偷的在心里哭),因为这张第一次听真的就听哭了,再次听到更是感慨啊.呵呵,别见笑,能有这种效果的音乐不多,而且要在合适的时机,才和你发生共鸣.所以,音乐留下的更多是这种体验.
发表于 2006-8-3 19: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思思 于 2006-8-3 18:23 发表

昨天翻出几个来听了一下,有一张差点听哭了(当然是偷偷的 ...



什么东西这么厉害?
发表于 2006-8-3 19: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东大研子 于 2006-8-3 11:14 发表


音乐这东西很难说,几年前听不惯,难以入耳的,几年后听得如痴如醉的事,也常发生的!人欣赏的“味道”,会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变化而变化的。




就是就是。以前听胡里奥就是听不惯,30以后才听出味道。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20: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种说法,说日本演歌歌手演唱完以后说谢谢都是只有口型,不出声音.

有什么含义呢?
发表于 2006-8-5 21: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思思 于 2006-8-5 20:00 发表
有种说法,说日本演歌歌手演唱完以后说谢谢都是只有口型,不出声音.

有什么含义呢?


我猜猜。
可能是日本人的个性比较含蓄和内敛或者是歌手通过不发声来保持歌曲的完整性。
发表于 2006-8-5 21: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NNA 于 2006-8-5 21:39 发表


我猜猜。
可能是日本人的个性比较含蓄和内敛或者是歌手通过不发声来保持歌曲的完整性。


因人而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4-11-22 23:27 , Processed in 0.02322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