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风中的云云 write: 一开始,误上了“阿裕小屋”感觉不错,后来又去了那个熊猫音乐,下了个炭矿的女节长山的视频,从此就一发不可收,但我感到,还是这里真正有点内容,也很和睦。那个熊猫现在好摆架子,分享动不动要100分,有点让人讨厌,希望这里是演歌爱好者的天堂!互联网的精神,需要大家去呵护。
danheta write: 书记啊!可以把你发的那个73 BEST30 的11首的目录发一下吗?我可能是mac的缘故,这11首用了很多工具修正,都是乱码。。或者能不能麻烦您重新编辑一下id3。。。再上传。。汗,其他的部分倒是都正常,但是这个,我实在没办法把它弄好。我承认我很龟毛,但是我看着那一堆乱码实在是痛苦,又没有日语听译的能力,我根本不认识它啊。汗。
_____3.jpg
思思 write: 赞同书记和jinshi说的。不要说别人的不是。怀有感恩,不要怀有埋怨。把题拉回来。。。大家都知道,演歌的起源是禁止公开演讲的政治家们,用写作诗歌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见解,走街串巷的演唱,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当初的内容以表达主张观点为主,而我们现在听到的演歌大多数都是以表达失意失恋等伤感情调为主。歌曲主要内容的转变,和社会变革发展分不开,演歌内容肯定也是逐渐随社会发展逐渐演变的,这当中的历史线索在哪里呢?问题问的也忒大了点。但是如果能追踪一下,也挺有意思。
danheta write: 说句实话,我觉得演歌和日本人的精神状态很有关系。所谓的政治不自由,就只能歌唱爱情了。连爱情也不顺心的话,那么就只能伤情了。一个国家,竟然会有多么的哀怨伤心的歌曲,虽然是我很喜欢听的,却叫我不得不怀疑日本国民那段时期整体的心理问题了。就比如大陆解放前的上海,也很有一段时期很是歌声靡靡,让人不振,所以我觉得时局影响人心,这是有很大因素的。反正我个人觉得日本人的精神状态有些地方很是畸形的,以前和现在都是。只是讨论,谢绝人身攻击啊。|||||
cy183 write: 演歌这玩意大概在50年末就常听父輩们哼唱(因父輩上二代就长居于日侨租界),到70代末弄堂里有从日本回来探亲的华侨带来一些演歌磁带,从那时起听到的演歌是有歌词可对照了,再到2000年,上海岀现从日本倒闭超市清算的走私碟(当时价钱不菲)买了不少,主要是给老人听,渐渐地自己也被“俘虏”了......
百合 write: 我.............我得叫您了.估计您的年纪和我父母不相上下.得叫您叔叔了.叔叔好.!
cy183 write: 不好意思领情啦!我是搞音响装电视机出身的、又放过电影,所以平时听音乐喜欢追求现场(气氛)感,前两年听演歌无所顾忌,一味追求响度,近年鉴于微妙的中日关系,故听演歌还得小声点,而过小的声音对我来说“不过瘾”,所以现在干脆不听了......
百合 write: 是啊.,我也是同样的境遇.周围环境里根本没有听日文歌曲的人,所以我在周围人眼里也是另类.特别是我身处北方的一个小城市.也许在我这里40多万人只有我一个人听日文歌的.我这里没有一所学校有教日语的. 别人知道我听的歌一般都问这两个问题.1 你听的懂吗? 2 日本人多坏啊,听他们的歌干嘛?在这里就不同了.能找到知己. 有共同的爱好.
myrooroo write: 演歌, 让我想起了当时风靡上海滩的那首"资三四郎"的片头曲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5-4-29 19:45 , Processed in 0.023074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