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97|回复: 19

两首唐诗,大家鉴赏一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8 12: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感觉如何?
发表于 2010-6-8 13: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后者是李白,但境界明显不如前者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3: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hopeyearn


    不过两首都是名作……
   这个可以继续研究一下……
发表于 2010-6-8 13: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有什么鉴赏的呢,历史上早有定论,李白到黄鹤楼看到崔颢的诗也的很好就不写了,后来到南京,模仿写了一首,但是不及崔颢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3: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有什么鉴赏的呢,历史上早有定论,李白到黄鹤楼看到崔颢的诗也的很好就不写了,后来到南京,模仿写了一首 ...
潇湘夜雨 发表于 2010-6-8 13:31



    当然有鉴赏的,切合最近论坛很热的主题……
发表于 2010-6-8 13: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主總有個意念想表達,何不先讓我們知曉?
我的感覺是
讀古詩詞,看簡體字,怪怪的。
发表于 2010-6-8 13: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说呢,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写出了风格很像的两首诗。当然,李白挺不容易的,因为他押了和崔灏相同的韵,而且,凤凰台上也恰好有一个白鹭洲。

但我个人觉得,可能是受到崔灏的诗的约束,李白这首诗的想象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所以,让我觉得他只是在和崔灏的原诗。

就算真是次韵之作,也不见得就非要不如原作,比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和作更胜原作。但要胜过原作,那就必须要融入新的"思想",或者叫做不同的境界,不然,别人写花,你也写花,别人发愁,你也发愁,那怎么超越呢?

当然啦,李白这首诗也很好,只是,既然是李白,就应该更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3: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主總有個意念想表達,何不先讓我們知曉?
我的感覺是
讀古詩詞,看簡體字,怪怪的。
J.h.Lin 发表于 2010-6-8 13:38



    那我提示一下哈:借鉴还是抄袭,这是一个问题。
发表于 2010-6-8 13: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有鉴赏的,切合最近论坛很热的主题……
孤愤 发表于 2010-6-8 13:35



    论坛最近很热的话题是什么啊?
发表于 2010-6-8 14: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提示一下哈:借鉴还是抄袭,这是一个问题。
孤愤 发表于 2010-6-8 13:58



    这样说的话,李白是受到崔灏的影响太深了。

不能说诗本身抄袭,但你要说创意抄袭,我也没有意见。
发表于 2010-6-8 14: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大家的目的地是相同. 不過, 所乘坐的交通工具不同.
你搭車, 我坐船, 她乘坐飛機.
參考, 借鏡/借鑒, 抄襲.... 現在都普遍得很.
发表于 2010-6-8 14: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觉得,如果写诗的人是我,那写出这样一首诗来是很好很好的。但如果是李白,就另当别论了。

与其说他是借鉴,倒不如说是他受到那首诗的影响太深。

好的唐诗那么多,写相同题材的好唐诗也很多,可是让人觉得雷同的好诗,其实真的不多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4: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觉得,如果写诗的人是我,那写出这样一首诗来是很好很好的。但如果是李白,就另当别论了。

与其说他 ...
hopeyearn 发表于 2010-6-8 14:17



    前段时间E先生提了很多抄袭的事情,今天我突然想到这两首诗,就拿出来分享……
照E先生的论断,李白绝对是抄袭……
发表于 2010-6-8 15: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者见景后如同磕药般精神恍惚入了境界,后者本想借景抒情顺便愤青一下念长安,没想到同为诗歌狂热者的后者脑袋里却马上浮现出了前者的诗,嘴角微微一翘,借了个壳子又新做一诗。(此为胡诌XD)
俗语说的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往往对抄袭疑惑最为敏感最为兴奋的很多都是外行(不是说楼主),无外乎就是这几种心理:
1.单纯满足猎奇心理
2.攻击对方的Fan
3.看到有人说某人抄了某人的曲马上借来秀自己
4.单纯想占领道德制高点
这些人碰见过很多了,考虑了一下还不展开分析了。
从作曲的角度来说,情况就很复杂。比如和弦进行这个东西,这算是曲子的骨架,决定了整曲的气氛走向,而世上的音阶就十二个,其中人听着舒服的组合很有限。流行的和弦进行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也有不同代表。比如在世界范围内卡农和弦,布鲁斯和弦很流行。在日本80,90年代小室和弦,王道和弦都流行过很长的时间。作曲家偷懒的话可以一直就用一种模式的和弦进行,这是个人习惯,也是出于商业上保本的考虑,因为过于前卫的和弦编排大众会受不了。虽然行业内已经有自己的方法和习惯来鉴定与处理抄袭问题,但是你知道的和弦进行并不是死的,它通常会有多种派生和弦,但气氛上来说都很接近。布鲁斯和弦往往低沉,幽暗。情歌多用的王道和弦就可抒情可欢快,并且还有一个安定的收尾。这就所谓的音乐的魔性。不过正是因为精明和偷懒,为了保本老是用一种和弦进行,所以抄袭疑惑多发和流行乐模式化从某种因素上来说也是一种必然导致的结果。当然在音乐工业化的今天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只是作曲者一方,市场和消费者实在太爱某种风格的曲子也是一个原因。
研究作曲者的心理是更复杂的事,除了偷懒造成的撞车外,也的确有不看场合的缺心眼和报有侥幸心理的缺德,这种人行内的自己也会处理。也有作曲家自己就是狂热乐迷的,受的影响实在太深,拔不出来,比如山下达郎和大泷永一这两位是超级狂热的美国pop迷,也会时常的拿来主义,如同布教者一般,当然就算如此,我们也不能去否定山下和大泷那批布教者的天才,毕竟这世上完全原创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还有一种完全是无心自己就搞出了以前听过的曲子,比如我有一次自己乱哼曲,我自己没认识到但朋友说这不是猫王的歌吗,我回去一翻还真是,但我要说那歌我就听过一次,还是半个月前。还有很多原因我也不一个个说了。总之在原本之上的每一次的原创都不容易,消费市场给的压力,事务所给的压力,粉丝给的压力,媒体给的压力,当本身需要灵魂来谱写旋律的作曲人要被迫成为流水线上的工人时,我想是个人都会有点偷懒的念头吧。
最后就是对作曲者闹出抄袭疑惑后的对应方式的评论以及道德批判这部分我也不准备多谈,总之三个原则:个案分析,不要被评论左右,如果不懂乐理那么就慎言。
写歌的人最无理,听歌的人最无情。
最后一点,音乐50年后就自动成了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了,这话是给那个谁说的。
算是一点胡诌。
发表于 2010-6-8 16: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盛唐诗坛,二人并称崔李,可见崔也非等闲之辈。不说楼因诗名,可有了盛唐两位大诗人的这一段笔墨传说,楼也有了风骨,夹杂于山水南北各类木石楼阁间,自有其卓立不群的气质。园内有一小亭,相传是当年李白搁笔的地方,有臧克家先生书“搁笔亭”三字。李白不会料到,自己当初驻足停笔的地方,今日也成了人们的怀古思幽处。

    在文章上俯首认输,也并不是英雄就此末路。李白一生好游名山,踪迹所至河山,无不为其傲岸与潇洒所感染。其所留下无数诗篇里,对此次经历始终无法释怀,如《望黄鹤山》、《鹦鹉洲》等就均有反映。

    诗文上的较劲,却在不意间延续了一段千古不灭的佳话和成就了另一名篇。公元某年,当李白来到金陵(今南京)凤凰台,积蓄许久的文思顷刻如泉般涌出:

    登凤凰台而临扬子江水,恍惚间,有李白微醉的身影,倾倒的酒盏,忧国伤世的面容,时光久远得让人发晕,迷蒙的传说往事与明媚灿烂的春日形成鲜明对比,盛唐安史之乱也与当今清朗盛世反差极大。

    对这首《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是满意的。施蛰存先生曾说《登》诗比《黄》诗高出不少。田子艺说:人知李白《凤凰台》出于《黄鹤楼》,不知崔颢《黄鹤楼》又出于《龙池篇》,也是秉承了前人的东西。

    由此,李白大可不必言惭。其实,哪一个流世名篇,哪一篇千古雄文,不都是置身在漫长如《清明上河图》的文化长卷中的一段街巷、一个瓦肆、一角飞檐、一架拱桥呢?
发表于 2010-6-8 16: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是历史上有过争论,并且有过定论的,没必要拿来炒冷饭,如果不懂可以多读点书,就像我们再说《史记》和《汉书》哪个好?这根本就是一个不成立的争论,毫无意义
发表于 2010-6-8 16: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是历史上有过争论,并且有过定论的,没必要拿来炒冷饭,如果不懂可以多读点书,就像我们再说《史记 ...
潇湘夜雨 发表于 2010-6-8 16:19



    诗词的好坏,历来都有争议。比如辛弃疾,我认为极好,但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人批评他的风格,但也有无数人欣赏他。诗词的好坏,其实难有定论,除非是高下分明到了极点,所以,无论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讨论这个题目--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而且应该有自己的意见。

如果觉得读过书,听了前人的意见,就当是自己的意见,那这样读书,还不如不读。

至于说到<史记>和<汉书>的比较,这倒是真的和诗词的比较毫无关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7: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从来没说谁更好……
发表于 2010-6-8 17: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说李白的不如崔灏--这是我的感觉,所以我一直都说,"我觉得",而且,我一直也在强调,李白这首诗好,但既然是李白,就应该写得更好,至少我读过他的诗后,觉得他应该能写得更好。

至于其他人的观点,挺李挺崔或者两个都不挺的,我都能找出一大堆来,每种观点都足够写几万字的论文,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既然要鉴赏,就要有自己的意见啊。

我觉得,对比沈全期,崔灏和李白,当然,都能看到相互的痕迹,但其中崔灏虽出自沈全期,但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但李白相对而言就让人觉得受到崔灏的影响更深一些。

所有的创作都有继承性,但不是说后人的创作就必定会和前人的雷同。有人说诗歌就是用不同的文字来表达相同的感受,其实,不同的人,就算对同一景物,又怎么产生相同的感受呢?感受不同,写出来的文字又怎么会雷同?比方说,写边塞的七绝那么多,写得好的,有那些是雷同的?至于说能从文章里看出前人的痕迹,那是自然的,不过这不能叫雷同,只是继承罢了。
发表于 2010-6-8 20: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潇湘夜雨

請問  潇湘夜雨

這篇文章是你寫的,還是網路上抓來的?
如果是抓來的,請註明〈轉帖〉,好嗎?〈為正視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4-11-28 13:39 , Processed in 0.01680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