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4|回复: 2

赚万亿一批私募大跌中暴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8 10: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牛市中赚了1万亿元 一批私募基金在大跌中暴仓了

  "5·30"大调整以来,题材股低价股普遍大跌30%以上

  私募基金,行走在剃刀边缘

  五年熊市"消灭"了很多私募基金经理,但是自2006年以来,牛市的沃土又让大小私募基金经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小到几百万、大的资金动辄上亿元,"没有特定的概念,但是如果帮人代理投资就算私募的话,那真的已经遍地开花。"私募基金经理吕先生说。

  国信证券研究所刚刚完成的一份有关私募基金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私募基金大约占证券市场总交易金额的30%左右,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投资主体。"

  然而,爬得越高、摔得也越痛,被投资者奉为"股市明星"的民间私募高手们,这一次是真真切切地经历了一次残酷的"洗牌"。

  遭遇低价股连续跌停之痛

  "不好意思,现在没有空也没有兴致。""只想一心一意操作股票,没什么好说。"记者联系了杭州几位业内知名的私募高手想采访,得到的回答很一致,口气中透露出一样的焦躁,单边下跌的走势和迅速缩水的账户已经让他们穷于应付了。

  可以说,大多数私募的春天在今年上半年的低价股垃圾股行情,但是如今跌得最惨重的也是这批股!许多私募经理们遭遇到的残酷现实是,这些盘子小的题材股垃圾股一旦跌起来就是连续跌停,巨大的压单令他们根本无从逃脱。

  一个跌停,又一个跌停!虽然也是从熊市"熬"过来的,但是一年半的"幸福生活"已经让私募基金经理们对这种搏杀有些生疏起来,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私募基金经理林浩没有选择空仓,手上的资金有一半投在防御性的金融股,相对抗跌,这令他欣慰;另外一半仓位拿着些缺乏业绩支撑的题材股,却让他头痛,"这部分损失已经在30%左右。"语气并不轻松,"等待这部分股票稍微反弹后,就要马上调仓,寻找绩优股投资!"他分析,估计这波震荡会延续至8月底,"最好的选择应该是休息一两个月时间,等待9月份再进场。"

  比起上海、深圳的一批私募,林浩还算是幸运的。"5·30"调整以来,跌幅50%的股票市场上比比皆是,而私募基金经理的压力之重直接和其融资比例成正比。林浩告诉记者,如果私募融资的比例达到1∶3,个股50%的跌幅早就暴仓了,深圳、上海两地的私募融资比例相对较高,他从朋友处得知这两地暴仓的事例有不少。但在温州一带融资比例一般是1∶1,除非满仓一只跌幅达50%的个股,否则还不至于出现暴仓。

  空仓的压力也不小

  尽管在一个月前就空仓了,私募基金经理太阳(化名)的压力看似不大,但他说6月以来并不轻松。经历了五年熊市的他比一般的投资者要"多一个心眼":一边赚取利润、还要随时注意控制风险来保住胜利果实。5月份,从B股的活跃到权证疯狂,他感觉到风险的莅临,"按照惯例,权证狂舞、再到封基,最后便是一轮行情的结束。"

  "从去年年初到今年上半年,获利已经丰厚,再放眼两市,市盈率低于20倍的品种已经寥寥无几,A股估值在我看来都偏高了!"太阳说。提起浙江股华仪电气的抗跌性,他也是微微一笑,"质地是不错,但是我还是不会去买。熊市中都有机会,现在当然也会有,关键是考虑这样的刀口舔血可能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

  即使选择空仓,他也是忙碌依旧,照常每天上班,和伙伴们看盘分析行情,每天要掌握的消息和信息与以前一样多。最难的一件事就是要克制住"抄底"的冲动,另外还得向不理解的客户解释。"对股市有所了解的客户问题不大,但是空仓快一个月了,还是有一些客户不能理解,觉得拿着他们的钱却空着仓,会抱怨,压力也实在不小。"

  "5·30"开始一场残酷洗牌

  2006年以及2007年上半年,沪深两市单边上扬,上证指数从1000点起步,直冲4335点;5月份的时候,A股平均股价一度接近15元,10元以下的低价股成为"稀缺"品种,5元以下更是被消灭。散户们每天都开心地赚钱,更不用说"颇有经验"的私募基金经理们。

  吕先生这样算了一笔账:一个私募基金经理即使只掌管1000万的资金,按照保守的利润三七分成计算,100%的收益率净收入就有近300万!如果按照五五分成,净收入则有500万,而如若再把本金提高至2000万,收入至少也有1000万元!"而一家大企业的老总年薪有一百万就很了不起了!公募基金经理的年薪最好也是不过二三百万元……"

  牛市俨然成了私募基金经理的一场盛宴。但是这种"歌舞升平"的局面最终被打破:"5·30"以来的股市大调整,成了一次股价的残酷洗牌。尽管一个多月来的调整中指数下跌有限,但拦腰对折的股票超过120只,上半年最活跃的题材股、垃圾股如今成了重灾区:从5月30日截止到7月5日,ST罗顿、光华控股、ST丹化等,跌幅都超过56%。

  如果不计算大盘股,其实很多股票已经回到了相当于去年2000点的位置,这背后蕴藏的辛酸无数:除了散户不得不在残酷的现实前无奈地将前期的获利逐渐回吐之外,前期热炒题材股、垃圾股的私募们也成了"重灾区"。"重点也在此,在单边上扬的股市里人人赚钱,人人能做私募;但是现在震荡行情来了,才见真功夫!"被称为"高手"的私募经理吕先生这样感叹,"这波调整下来,很多散户被震出局,转而买基金去;同样,私募基金经理们也是经历了牛市以来的第一轮洗牌。"

  大批小私募将被洗出局

  有分析人士推测认为,私募基金在这波牛市中的利润接近1万亿元。私募的风光无限一度引发了上半年的公募基金经理的跳槽风:易方达平稳增长基金经理梁文涛投身私募,建信基金公司研究总监蒋彤、长盛基金的基金经理闵昱更是与原中金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李刚集体加入一家新的投资公司。

  "谁都不能忽视这波行情里的这支新生力量。"国信证券研究所所长何诚颖称,"我们估计,私募基金大约占到证券市场总成交的30%左右,2006年深沪两市股票总成交为9万多亿元,当年换手率平均约4倍,则私募基金在股票投资上的规模就接近7000亿元,再加上债券和权证交易,私募基金总规模可能在7000亿~8000亿元。"

  但是优胜劣汰的市场生存法则,牛市的繁华暂告一段落后,洗牌之痛私募基金经理们同样要经历。

  "杭州暂时没有听说私募有暴仓的,但在上海听到的就特别多了!听到身边的朋友讲起过,一批融资贷款比例比较高、本金甚至低到只有20%~30%的,早在5月30日大跌那一波大跌中就暴仓了!"太阳告诉记者。

  "我就知道一个私募在做一只垃圾股,高位的时候还在里面。估计是难逃暴仓命运了!"杭州一家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俞先生也感叹道。他打开那只股票K线图:5月30日以来连续四个跌停,反弹无力,紧随而来的这波调整它又是三个跌停,亏损50%是至少的!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因为追逐暴利,私募们大多爱炒题材股垃圾股,但这就好比是行走在剃刀边缘,其风险在这波调整中已经充分显现,实力不强的小私募迟早会因此而被洗出局。


  "牛市个股齐涨的行情里,真正的私募水平难以看出来,但是近段时间里步入调整期,才见真功夫了!经历过这轮调整,估计有一大批小私募被洗出去!"同样没有逃脱5月30日大跌的私募基金经理吕先生坦言,那一天的暴跌来得太意外,很是措手不及,但是他认为自己手里拿着的是优质股,怎么跌也有希望再回涨;不仅不卖,他认为还应该趁着这波调整逢低抢筹优质股,"别只看到私募的利润高,要做到沉得住气、处变不惊,大家赚钱时卖股票、大家害怕时买股票并不是轻松的活。"顿了顿他又说,"我从来不碰垃圾股。所以往往也没有暴利。"但是到7月初,手中前期抗跌的基金重仓股出现补跌还是令他措手不及。

  做私募有太多的优势:如没有资金的限制、没有排名压力、直接提成分成高……但是这一个多月调整中,公募基金经理或者证券公司客户经理们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凸显了"吃公家饭"的优势。按照规定,公募基金经理至少保证不低于60%的仓位,所以这轮调整中,尽管公募也难逃和私募小散一样"乘坐电梯"的命运,但是心态却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同行也都在跌,他们只要跌得不多,保证排名不靠后,依然还是原来的明星经理。"太阳说。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11: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5.30"巨震之后还有谁在满仓?

  "5.30"震荡出资金真性情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而不同的资金来源、不同的产品特点、不同的运作机制,则演化出不同的操作风格。"5.30"前后市场的巨幅震荡将私募基金的灵活、共同基金的稳健、保险资金的相对保守显露无疑。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5.30"市场大跌以前,多方占据着市场的主力地位,资金的运作风格并没有显现出太大差别,往往只有长期持股和短期波段操作之分,但在市场发生震荡之后,不同的资金和不同的机制使得机构间的操作风格产生很大的差异。

  从灵活度来看,私募基金无疑是几类机构中最突出的"真心英雄",敢想敢干。不少私募基金表示,在"5.30"到来以前,这些机构已经基本空仓,并且直到现在仓位也非常轻,他们认为自己比公募机构更加"理性"。

  而共同基金受到基金契约的约束,不可能空仓操作,长期投资的理念以及在一定条件下永久存续的特点使得共同基金在长期来看都是"多头"。据业内人士介绍。"5.30"前后,不少基金公司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主要是对持仓品种进行了调整,总体仍保持相当高的仓位,直到现在,大部分股票型基金还是坚持满仓操作,而基金抛售股票的行为往往是由于面临大额赎回。

  保险公司则从资金安全性方面考虑较多。在采访中,大部分保险公司表示坚持长期投资,换手率相对比较低,而且大部分保险公司从"5.30"至今股票仓位没有大的变动,从基金公司方面得到的消息显示,保险资金对基金的投资也未减少,反而在"5.30"之后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特定的机构有其主流的投资风格,但是在同类机构当中,依然存在资金来源和产品种类上的差别,所以也出现了一些"另类"表现。


  QFII的情况比较复杂,从一些基金公司得到的消息显示,以这些基金公司作为投资咨询人的QFII基本上保持满仓操作,但业内人士同时表示,目前也有一些QFII资金是国外对冲基金或是私募基金改头换面而来,以这些资金作为主体的QFII相对灵活,其持仓也不受限制,包括购买一些ST的股票。从总体来看,6月份QFII基金规模虽然有所下降,但主要是新华富时A50中国A股基金出现5亿美元净赎回,其他基金仓位没有太大变化。

  前期曾有观点认为,QFII一方面在唱空A股,一方面在趁低吸筹。对此一位QFII管理人表示,这种行为有两种可能,一是作为投行方面的研究人员的独立判断,而其投资部门则是独立运作,没有受这方面判断影响;另一种则是两者之间缺乏防火墙,有意为之,如果是这样,应该依法受到制裁,在美国这样的案件已经发生多起。
  而私募基金当中也不乏价值投资的坚持者,特别是一些资金实力相对雄厚的大型私募基金,他们始终坚定看好后市,并且坚持满仓操作。而保险资金虽然总体比较稳定和保守,也有个别公司在"5.30"前后进行较大规模的减仓。(金 石)


  主流券商仓位保持五六成

  根据记者调查,"5.30"以来,主流券商虽然有逐步减仓的迹象,但由于对牛市持续发展的预期没有改变,大部分券商的仓位普遍较满,保持在五至六成。

  某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从今年4月份以来一直在减仓。但他告诉记者,"5.30"以来,并没有出现大幅减仓的情况,公司的仓位一直都控制在60%附近。因为券商的自营股票很多都是从去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建仓,所以持股成本非常低,目前市场的下跌对其没有太大影响。他还表示,如果近期内没有太大的波动,基本上不会减仓,还会慢慢增仓,很可能在9月份将仓位增加到70%到75%。另一券商也表示,他们同很多证券公司一样,认为目前市场还是在震荡的过程中,这个震荡期应该还会延续两、三个月,虽然公司在慢慢减仓,但还是认为9月份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入市时机。

  不少券商都告诉记者,目前更应坚持价值投资。据记者了解,在"5.30"后,大部分券商都放弃了手上所谓的题材股和有重组预期的股票。虽然仓位变化不大,但是选择的股票更多倾向于大盘蓝筹股。

  虽然在仓位选择和坚持价值投资上大部分券商都能保持比较一致的步伐。但是在操作风格上还是有所差别。一般证券公司都会有相关止盈止损的规定,但在具体实施时,不少比较保守的券商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如果手中的个股跌了10%就应该果断出仓止损。而另一部分券商则表示,不会被短线的涨跌左右。

  对于股市后半年的走势,从主流券商发表的中期投资策略报告可以看出,他们的态度普遍比较乐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券商由于今年业绩大幅翻番,公司净资本不断增加,公司授权的自营规模也出现加倍。因为自营规模一般为公司净资本规模的2倍。所以部分券商表示,现在说仓位还需要选择一个坐标。以他们公司为例,该券商的自营盘只有25亿,但由于净资本的增加,公司最近新授权的自营规模达到80亿元。

  此外,很多公司都表示,由于近期市场大跌,他们认为已经达到一个低部,所以这几天公司自营盘开始在逐步加仓。某券商负责人指出,券商的自营不像基金公司那样需要公布净值,没有太大的外界压力,所以有些公司的做法会比较粗野,券商的自营仓位也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当中,但普遍来说,不会出现突然减仓和加仓的情况。
  (卢 荣 韦小敏)


  私募基金持仓比例分化明显

  据记者调查,"5.30"后,私募基金持仓比例的分化十分明显,部分私募基金一直处于重仓或者满仓的状态,而一些私募基金则仓位较轻,甚至处于空仓状态。

  操作分化明显

  明达投资总经理刘明达向记者透露,其公司的仓位一直都比较稳定,没有大幅减仓的动作。他解释,长久以来公司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很少参与那些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一直都把投资重点放在资质比较好的公司上。这些公司在股市波动时,受到的伤害也比较小。他称在投资时,特别注意一个公司是否有长期的现金流,没有这个基石一个公司就很难称为是有价值的投资目标。

  上海大型私募基金经理大老李也向记者说,他一直是在满仓操作。坚持满仓是因为他选择的股票成本都比较低,因此就算最近股市波动比较大,还是远离他的成本区,他还可以承受。他表示一直都坚持价值投资,不在乎短线的涨涨跌跌。该基金经理说他在股市中沉浮了20年,买股票重在九个字:看得清、选得准、捂得牢,道理就跟收藏一样,得坚持价值投资。

  然而私募基金中的空头也不少。光华天成的何森告诉记者,4月份以后就基本空仓了。之所以选择这么做,是因为他认为在指数上了4000点以后,决大多数股票就没有什么投资价值了,中国股市90%的股票都是透支了未来的。即便是股指跌到3000点,超过半数的股票还是不值得投资的。

  赤子之心掌舵人赵丹阳表示,他现在手上的基金仓位比较轻,他认为目前股票涨得太高,风险太大。

  队伍良莠不齐

  一位基金经理指出,今年以来,私募基金的分化非常严重,有的公司在年初就开始叫空,所以踏空了今年上半年的行情。然而这里面又出现了很大分化,部分公司坚持空仓到现在,没有赚到钱但也没有出现大幅亏损,但部分公司由于判断失误,在4月份指数不断创新高的情况下,抛弃原来理念又冲进去,这部分公司今年亏损严重。

  这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私募基金之所以分化严重,主要因为私募基金队伍良莠不齐,基金经理的素质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此外,私募基金的受托资金很多来自私人投资或者信托公司,成本较高或者投资人的收益预期很高,导致私募基金承受的压力要比其他机构大。但也因为是私募基金,机制比较灵活,所以部分私募基金的操作非常凶悍,经常在某只股票大进大出。

  但私募基金中也有一些好的现象,部分私募基金把公司投资当作一个品牌来经营,在股票操作上非常稳健,业绩也非常稳定。价值投资网CEO周贵银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提出了"坚持价值投资,财富稳定增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投资理念",就是想把投资当作一个企业的品牌来经营,非常珍惜投资人的每一笔投资,非常在乎每一个股票的得失。

  他认为,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最大区别就是资金的来源。公募基金资金来源非常广泛,而私募不同,他们的资金渠道有的来自个人,有的来自机构,投资人选择私募也主要是基于一种信任,因而他们会备加珍惜这份信任,在投资决策上考虑的都是投资人的利益。当然导致这种区别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益机制的问题。他还认为,导致公募和私募很大的区别还有制度限制的原因。

  对于后半年股市的走向的看法,不少人都觉得未来几个月还应该处在调整期。而经过本轮的调整,大盘很可能再跌破3400点。也有乐观一点的。某私募基金就表示,近期他们考虑加仓应对股市反弹冲高。他认为,4000点上方也不是最终的高点。关键是4000点以后的行情会发生明显的分化。将来市场上会出现很多100元、200元甚至更高价格的股票,而有的股票几元钱甚至是低于一元钱依然会被市场边缘化。所以,结构性牛市在今后将成为主流。
  (卢 荣)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11: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募基金永远的市场参与者

  随着公募基金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公募基金在市场上的地位更加巩固。巨大的管理规模,使公募基金每次的加仓、减仓、调仓都会引发市场不小的震荡。无论牛市熊市,公募基金都是活跃的主要力量,可谓市场永远的参与者,其投资风格必然与其他机构投资者迥异。

  带着排名镣铐起舞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部开放式基金累计申购超过5000亿元,然而同期赎回量也高达4600多亿元。同时,根据基金披露的年报、季报,价值投资的标杆公募基金换手率在大幅上升。公募基金持股从集中到分散,讲求均衡配置;又从分散到集中,讲求核心加卫星配置。但无论市场如何涨跌,公募基金依然始终保持着一定的仓位。通俗地说,公募基金是市场上的"死多头",无论市场好坏都要把投资进行到底。例如,2003、2004年熊市时,几乎所有的基金都亏钱,但基金依然不得不买卖股票。这一点是公募基金区别于其他机构投资者的最大特点。

  "一般我们判断可能发生大势逆转的时候,要么满仓持有,要么全身而退,但公募基金就不做空,无论牛市熊市,他们都不做空。"某家私募基金人士表示。事实上,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投资风格迥异的体现还有很多。比如,私募基金可能会重仓少数几只股票,而公募基金不行,因为一定规模的公募基金决定了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持仓,否则流动性有问题。

  事实上,公募基金投资风格不仅与私募基金迥异,与保险机构、券商自营也有着很大差别。对于保险机构投资者而言,追求的是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当发生明确的中级调整时或者重大利空政策导致趋势转折时,保险投资者一般执行较大幅度的减持。如果出现极端的政策出台,如征收高额资本利得税,保险资金往往按照实现绝对收益要求,实施最大可能程度的清仓。对于券商自营而言,由于证券公司并非依靠自营差价收入存活,自营也没有排名的业绩压力,加上公司投行对自营投资提供的强大支持,其投资风格一般也较为激进。

  内、外部因素决定投资风格

  导致公募基金与其他机构投资者投资风格迥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外部原因是指公募基金的盈利模式。中国的基金业在大发展,所有的公募基金都意识到基金份额对公司生存的重要性。但我们也看到了,我国基金产品同质化倾向严重,基金公司如何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下比别人活得好、活得久,迅速并且大规模地抢占基金份额无疑是目前基金公司最重要的任务。抢到了市场份额,才能收取管理费。这种盈利模式与私墓基金、券商等是有区别的。对后两者而言,赚取投资绝对收益是最重要的。而对公募基金而言,只要有方法抢占基金份额,投资业绩不是最重要的。

  内部因素包括基金公司股东影响和公司机制两个方面。首先,不同背景的股东对基金公司的投资风格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银行系、保险系的基金公司,相对而言投资风格保守,说到底还是人做事。一个公司的股东风格往往形成公司文化。尤其是一些外资背景的合资公司,外方股东对于公司要求更高。而即使同样是公募基金,不同背景的基金公司也有着不完全相同的投资风格。比如说,保险系、银行系、券商系三类基金公司,前两者股东背景为保险和银行,股东方对基金投资的安全性要求比较高。另外,银行系基金公司由于银行渠道在发行时的强大支持,"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只要业绩马马虎虎,根本不用愁市场份额。因此我们看到,银行系的基金尽管规模不算小,但业绩并不是最拔尖的,一直比较中规中矩。而券商系的基金公司由于关联券商投行、研究等部门在投研上的资源共享,依靠强大的研究平台,投资风格也比较激进。

  其次,基金公司内部机制也决定着基金投资风格。目前绝大多数的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的业绩考核和激励都不如私募基金、券商等机构,基金经理做得再好,也得不到提成,缺乏动力,基金经理当然愿意稳稳当当地做,风格自然保守。(张 哲)

  保险资金长线投资成主流

  作为基金市场上目前最大投资人,保险公司资产规模、投资偏好不一而同,投资风格也是千姿百态,但是对于大多数保险公司而言,受保险资金属性的影响,长线投资已成为主流,并悄然影响着市场格局。

  "从2005年开始至今,公司对作为压箱底的几个投资品种,一直没有进行过大的调整。"某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这样表示,今年5月中旬左右,公司适时调整仓位,减持了约四成,避免了"5.30"带来的损失。尽管在后期股市反弹时,公司先后买了一些小股票,挖空了一部分收益,但是总体上资金并没有动过。据了解,这种守压箱底的做法并不在少数。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5月,保险资金的投资额已经达到了15077.63亿,其中中国人寿、平安等资产管理公司就占去大头。由于保险资金与公司的资产负债密切相关,并且资金量大、仓位调整复杂,因此,保守投资成为多数资产管理公司的特点。

  与资金量动辄千亿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相比,中型保险公司的资金规模是小巫见大巫,但其投资风格与大型保险机构的资产管理公司并没有太大差别,价值型长线投资成为主流,总体的投资风格较为稳健。上海一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中心的相关人士表示,"稳健是我们这一类中型规模保险公司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公司必须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谋求收益。"早在4月,就有不少公司的保险资金开始赎回基金,5月30日的股市震荡造成巨大影响,但是资金本基本安全。目前,这些公司的仓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部分公司的投连账户也处于持续净申购。

  "对于这种规模的保险公司,影响投资的因素较为复杂,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监管层政策,其次是公司内部对投资方向的规定。"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这些中型保险公司而言,来自于传统寿险产品的保费是保险公司最主要的投资资金,而传统的保单期限又往往长达几十年,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些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的运用以长线投资为主。与此同时,中型规模的保险公司对收益也存在较强的需求,这就决定了其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追求收益的特点。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其投资于基金的规模约为十几亿,交易频繁、追求收益成为主要特点。

  一保险公司人士表示,对于大多数保险公司而言,仅仅凭保费是无法实现盈利的,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靠投资收益来平衡,大型公司是这样,小型保险公司尤其如此。"由于小型保险公司对于基金投资收益率的要求比大公司高,对二级市场的差价也更为敏感,这些小型的保险公司对新型的基金参与度并不高。"业内人士这样表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4-11-22 23:35 , Processed in 0.02272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