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歌

日文老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87|回复: 51

[文学] 大家来聊聊日本文学,都喜欢谁的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7 14: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聊聊日本文学吧,都喜欢谁的作品?小说、散文等等。推荐下最近有些什么好作品。
我先来:
最喜欢作家:川端康成、夏目漱石、谷崎润一郎、村上春树、立原正秋、菊池宽
最喜欢小说:《细雪》、《伊豆舞女》、《虞美人草》、《从此以后》、《舞舞舞》、《剑与花》
最喜欢散文家:岛崎藤村
最近看过的优秀作品:立原正秋《春钟》
也许是翻译的缘故,不太喜欢日本的古典作品,小说也好、俳句也好,总觉得不是味儿。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hopeyearn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0-17 20: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對日本文學有興趣,
http://www.aozora.gr.jp/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5 收起 理由
hopeyearn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0-17 21: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來拉大人最喜歡的散文家是島崎藤村啊,怪不得發出驚呼呢。

常常在圖書館日本翻譯文學區晃,不過小說N多本又不敢看下去。
最近一次試著看日本小說,記得看了《河童》《千羽鶴》《金閣寺》《斜陽》《蟹工船》,再來就看過幾本海堂尊的醫學推理故事......慚愧,真的不多呢!如果不負責任的比較這幾本,比較喜歡《河童》和《斜陽》。以前應該也有看過別的,但記不起啦。

比較有印象的是,國中時候第一次超愛看的日劇《讓愛看得見(愛し君へ)》裡面,聽到宮澤賢治的《アメニモマケズ(不懼風雨?)》,覺得十分好呢!大約是因為我喜歡童詩的關係,就像是國文課本楊喚的夏夜「來了來了,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同樣教人難忘呀!

---------------------------------------
這首不懼風雨,原文特地寫成片假名,該是作者有些什麼用意的(原版下面還有南無阿彌陀佛什麼的)。

アメニモマケズ

雨ニモマケズ
風ニモマケズ
雪ニモ夏ノ暑サニモマケヌ
丈夫ナカラダヲモチ
慾ハナク
決シテ瞋ラズ
イツモシズカニワラッテイル
一日ニ玄米四合ト
味噌ト少シノ野菜ヲタベ
アラユルコトヲ
ジブンヲカンジョウニ入レズニ
ヨクミキキシワカリ
ソシテワスレズ
野原ノ松ノ林ノ蔭ノ
小サナ萱ブキノ小屋ニイテ
東ニ病気ノコドモアレバ
行ッテ看病シテヤリ
西ニツカレタ母アレバ
行ッテソノ稲ノ束ヲ負イ
南ニ死ニソウナ人アレバ
行ッテコワガラナクテモイイトイイ
北ニケンカヤソショウガアレバ
ツマラナイカラヤメロトイイ
ヒデリノトキハナミダヲナガシ
サムサノナツハオロオロアルキ
ミンナニデクノボートヨバレ
ホメラレモセズ
クニモサレズ
ソウイウモノニ
ワタシハナリタイ

特別喜歡東西南北的那段,意思是說:

東邊如果有生病的孩子
便去照護他
西邊若有勞累的母親
便去替她扛稻束
南邊若有將死之人
便去告訴他不要害怕
北邊若有爭吵或訴訟
便去告訴他們別再做這麼無聊的事
---------------------------------------------------------------

合唱團的日文曲目裡有不少「谷村俊太郎」的詞,便特別上博客來買來一本他中日對照的詩集瞧瞧。果然是很適合合唱曲的那種浪漫空靈(?)。待會挑一首放上來給大家吧,呵

有次去楊牧座談會,翻譯日文版的那日本人極為欣賞楊牧詩作。說起來,詩可是最難跨越語言的一種體裁呢!大有趣!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7 21: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最喜欢的日剧嘛,前三部如下:悠长的假期、沉睡的森林、东京爱情故事。
发表于 2011-10-17 21: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myvivianjane 于 2011-10-17 21:35 编辑

空に小鳥がいなくなった日/谷村俊太郎

森にけものがいなくなった日
森はひっそり息をこらした
森にけものがいなくなった日
ヒトは道路をつくりつどけた

海に魚がいなくなった日
海はうつろにうねりうめいた
海に魚がいなくなった日
ヒトは港をつくりつづけた

街に子どもがいなくなった日
街はなおさらにぎやかだった
街に子どもがいなくなった日
ヒトは公園をつくりつづけた

ヒトに自分がいなくなった日
ヒトはたがいにとても似ていた
ヒトに自分がいなくなった日
ヒトは未来を信じつづけた

空に小鳥がいなくなった日
空は静かに涙ながした
空に小鳥がいなくなった日
ヒトは知らずに歌いつづけた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靜無語 屏住呼吸
野獸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鋪路

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大海洶湧的波濤是枉然的呻吟
魚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修建港口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變得更加熱鬧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建造公園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彼此變得十分相似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繼續相信未來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在靜靜地湧淌淚水
小鳥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還在無知地繼續唱歌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hopeyearn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0-17 21: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rachmaninov 发表于 2011-10-17 21:31
说到最喜欢的日剧嘛,前三部如下:悠长的假期、沉睡的森林、东京爱情故事。

名劇呀!可惜都只瞄過幾眼......
发表于 2011-10-17 21: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 /谷村俊太郎

かあちゃん
かわはどうしてわらっているの
たいようがかわをくすぐるからよ

  かあちゃん
  かわはどうしてうたっているの
ひばりがかわのこえをほめたから

  かあちゃん
  かわはどうしてつめたいの
いつかゆきにあいされたおもいでに

  かあちゃん
  かわはいくつになったの
いつまでもわかいはるとおないどし

  かあちゃん
  かわはどうしてやすまないの
  それはね うみのかあさんが
かわのかえりをまっているのよ

河流

媽媽
河流為甚麼在笑
因為太陽在逗它呀

媽媽
河流為甚麼在歌唱
因為雲雀誇讚著它的浪聲

媽媽
河水為甚麼冰涼
因為想起了曾被雪愛戀的日子

媽媽
河流多少歲了
總是和年輕的春天同歲

媽媽
河流為甚麼不休息
那是因為大海媽媽
等待著它的歸程
发表于 2011-10-17 21: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J.h.Lin 发表于 2011-10-17 20:57
對日本文學有興趣,
http://www.aozora.gr.jp/

好站耶!太棒了!謝謝Lin老大!

剛才太興奮,希望我沒有太洗版啊......
发表于 2011-10-17 22: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说来惭愧,我看的最多的是横沟正史。。。侦探小说貌似不算正统文学?太邪恶了?
发表于 2011-10-17 22: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喜欢安部公房、大江、谷崎。
永井荷风、井上靖、吉本芭娜娜、大冈升平也比较有爱。
古典文学只看过一部《平家物语》。
另外对司马辽太郎的作品群十分神往,可惜能看到的寥寥。

80年代国内出了很多日本文学,后来因为版权问题吧,日本文学销声匿迹了。
2000年左右中国文联有一套中日女作家新作大系,共有十位日本新生代女作家,我收了大概5、6本。
这其中的小川洋子和柳美里,现在已经算是日本文坛大家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7 22: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chmaninov 于 2011-10-17 22:33 编辑
zaar 发表于 2011-10-17 22:25
我最喜欢安部公房、大江、谷崎。
永井荷风、井上靖、吉本芭娜娜、大冈升平也比较有爱。
古典文学只看过一 ...


司马辽太郎的作品初中就看过,《丰臣家的人们》,井上靖只看过根据他小说改编的《敦煌》。永井荷风的作品不错,最近出了几本他的,都收了,还没看完。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始终不喜欢,安部公房的作品十多年前就买了还没看。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其实还不错,只是不太喜欢这个狂人。
发表于 2011-10-17 22: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段时间,好像是大一的时候,看得比较多,后来就转看卡夫卡之类了(好阴暗

最喜欢的还是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也看过,不过那时好像看不太懂。。。
发表于 2011-10-17 23: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amyvivianjane 发表于 2011-10-17 21:34
空に小鳥がいなくなった日/谷村俊太郎

森にけものがいなくなった日

这首诗真不错啊:)

人与自然,一直是日本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吧

想起了一件事

在本来绿树成荫的地方,人们为了休闲,把树砍了,弄成一个小公园。

之后人们发现中午的时候太热了,也没地方休息,于是在公园中间弄了个小凉亭。

可是后来人们发现到了夏天,凉亭里依然很热,于是他们又在周围种上了树。。。
发表于 2011-10-17 23: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盲路過。。
比較喜歡日本的兒童詩。
有沒有好介紹哇?
发表于 2011-10-24 00: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剧中的唯美——谈川端康成作品中的艺术美

    有人说川端康成是一个美学家,在他孤独的一生中,总在定格着美的意象。他用犀利、空寂的眼睛寻找着一个个美的化身,又用冰冷、清冽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美的画卷。甚至,他将自己的一生幻化成了一个美的悲剧。
   川端康成一岁丧父,两岁丧母,七岁祖母身亡,十一岁姐姐离世,十六岁祖父逝世,童年给他留下的所有记忆只是大阪原野上的日出日落,盲了的爷爷悲切尖细的呼喊,接二连三的葬礼,以及人们的怜悯同情。那段时光成了川端心灵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不仅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印下了清晰的印迹,也在他的整个人生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川端的作品少有宏大厚重的题材,比起幕府革新武士道,他更加关注平民——准确地说是平民女子的嬉笑怒骂悲欢离合。事实上,在整个日本文学史中,也难以见到如同杜甫稼轩鲁迅那样或是忧国忧民或是激进革命的文学家,同那些胸襟远大的大文豪们相比,他们更加注重心灵之旅,他们的视线也一直停留在普通民众身上,他们对那些弱小卑微的群体充满着近乎悲观的怜悯之情,因而他们的作品中也始终带有一种自我和忧郁,这几乎成了整个日本文学的气质。
   川端康成的文学生涯始于伊豆之旅。与伊豆舞女的邂逅可谓川端人生的转折点。美丽的少女,清纯的恋情犹如黑夜里的灯塔,照亮了川端二十岁的心灵,也照亮了他一生的路,《伊豆的舞女》使川端风靡全国,伊豆舞女也成为日本民族和世界文坛中的一个永恒的美的形象。
   从此,川端的创作便如日中天,一发不可收拾。但直到生命的终结,他都无法摆脱童年的噩梦。于是他更习惯用悲剧来表现美,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所有的主人公,都成了一种悲剧和唯美的化身。譬如《伊豆的舞女》中的少女,譬如《雪国》中的驹子和叶子,譬如《古都》中的千重子和苗子。她们都是美丽单纯的女子,又是那恢宏壮阔、包罗万象的乐章里最纤细柔弱的音符。她们怀着美好的愿望与那些同样善良的人们相遇,又带着莫可名状的悲恸离去,她们并没有做错,只是无法逃离宿命的悲剧罢了。
   川端在炼词上更显示了一个悲剧家的本能,他就像一个在深夜里雕琢玉器的人,总能将璞玉变成玲珑剔透却又冰凉如水的工艺品。在《雪国》中,反复跳动着“徒劳”二字,驹子的爱是徒劳的,岛村的爱也是徒劳的,那个浸透泪水的字眼,刺痛了太多人敏感的心灵。而在《古都》中,最刺目的词语当属“幻影”:苗子是千重子的幻影,千重子是苗子的幻影,她们的相逢也是一个幻影,幸福更是一个幻影,毋需太多笔墨,那种生活的无常和无奈便似一滴落在水中的墨点慢慢地扩散开来了。
   川端是一个善于捕捉意蕴的作家,读川端的作品时常会觉得像是在欣赏一副精细而清新的水墨画,他善于把一些唯美动人又对比强烈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震撼式的美的意境。《雪国》的结尾曾让无数人拍案叫绝:岛村与驹子的关系无法维持,所以选择离去。然而,川端却别出心裁地让岛村折了回来,这是怎样一副残忍又刻骨铭心的画面啊:冰冷的银河与熊熊的烈火猛烈地撞击,在那锥心的爆裂声中,岛村和驹子那些短暂脆弱的梦就这样慢慢消融了。
   川端一生都在寻找美。他甚至可以在那瞬息的感觉、压抑的官能和颓废的情绪中发现美,却无法在喧嚣的人群中感受美。在川端晚年的时候,童年的那些阴影又强烈地主宰了他,在他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忽然厌倦了写作。1972年4月16日下午两点四十五分,他对家人说:“我散步去。”然而,他却是去天国散步了。这似乎是日本的文学家的一种宿命,他们一生都在探索心灵的归宿和生命的意义,最终却总会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自己也无法解释的悖论中。也许正如古贺春江所说的那样“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
   其实,川端康成的一生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剧的唯美呢?
发表于 2011-10-24 00: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未央——读川端康成《古都》
  
   刚刚读完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三部作品中的第二部,《古都》。之前已经读过《千只鹤》,而《雪国》还未来得及阅读。只是,此时忽然想清楚《千只鹤》中写了什么,却只有模模糊糊的一些情节萦绕脑海,甚至主人公的名字,都一时记不起来。我从来就是这样健忘。或者,没有认真留意。
   我怕再过上几天的时间,我对《古都》仅有的一点印象,也会被渐渐忘却。所以动笔,在这里说上些闲言碎语。
   读《古都》,大多时间是在课堂上,老师在上面讲,我在下面看。对于这一点,我不想否认。可能是受老师的影响,心境有些浮躁,所以感觉没之前的作品好。当时读《千只鹤》,是在暑假。一个人悠闲地坐在宿舍,或坐或卧,好不自由,所以感觉因此而大大不同。
   总体的一个感觉,就是川端康成的故事是一段由低向高上升的弧线,到达最高点的时候,故事忽然中断。这给人的感觉除了不完整之外,更多的是想象。想象的余地之大,甚至还可以写出一篇续集来。
   千重子,一个被绸缎商夫妇捡来的弃儿,有着幸福的生活。到达婚配年龄的她,开始被一些男子喜欢。秀男,宗助。只是,在这期间,她在庙宇遇见了她的孪生姐妹,苗子。她为了找回那份亲情,却最终使得秀男向苗子求婚。苗子说,秀男爱上的只是千重子的幻影。最后,两个姐妹终于能在同一张床上说话。但也仅仅是这一夜,从此,她们的故事,被作者切断。
   读完,感觉到的是,苗子不可能可千重子团聚,最多保持的是那种小姐和雇工的关系(他们没有这样的直接关系,仅仅说明地位的悬殊)。现实的距离如此之大,导致他们无法去面对。就像苗子,始终,只能称千重子为“小姐”。
   而秀男和苗子的婚事,似乎也不可能发展下去。我抓到两个字,幻灭,在文章临近结尾的时候。幻灭是一种梦想的离开,一种孤独生活的开始。
   苗子的命运最终还是无法扭转,她始终是一个人。
  
   一些暗示,一些映照,更是这段故事的亮色。一场雨,一场雨夹雪,拉近了两颗心的距离,却也疏远了彼此相知的机会。从此,茫茫江湖,你是你,我是我,我们的关系,依然是最初时那么清淡。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02: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sidouxx 发表于 2011-10-24 00:59
爱未央——读川端康成《古都》
  
   刚刚读完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三部作品中的第二部,《古都》 ...

川端的《古都》总让我想起沈从文的《三三》
发表于 2011-10-30 15: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喜欢看宫泽贤治的童话,大一点喜欢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喜欢司马辽太郎。
发表于 2011-10-30 15: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rachmaninov 发表于 2011-10-17 22:33
司马辽太郎的作品初中就看过,《丰臣家的人们》,井上靖只看过根据他小说改编的《敦煌》。永井荷风的作 ...

《丰臣家族》确实很不错哦,记得是用了几个大雪之夜读完的,小说通过秀吉身边的人们来描写,让人印象深刻。
发表于 2011-10-30 15: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hopeyearn 发表于 2011-10-17 22:52
有段时间,好像是大一的时候,看得比较多,后来就转看卡夫卡之类了(好阴暗)

最喜欢的还是川端康成 ...

我大学的时候先是看了一些卡夫卡、福克纳的,后来实在受不了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氛围了,就转向了芥川龙之介,结果发现日本小说更阴暗,不过日本小说的“阴暗”是通过一种沁入骨髓的美渗透出的,更能让人回味无穷。
发表于 2011-10-30 15: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山 发表于 2011-10-17 22:23
哈哈说来惭愧,我看的最多的是横沟正史。。。侦探小说貌似不算正统文学?太邪恶了?

横沟正史是谁啊
发表于 2011-10-30 15: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恒沙 发表于 2011-10-30 15:45
横沟正史是谁啊

是不是偶写错别字啦,沙沙你忙着生孩子呢吧嘿嘿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1: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恒沙 发表于 2011-10-30 15:43
我大学的时候先是看了一些卡夫卡、福克纳的,后来实在受不了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氛围了,就转向了芥川龙之介 ...

一种沁入骨髓的美      说得好啊!
发表于 2011-10-30 21: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恒沙 发表于 2011-10-30 15:43
我大学的时候先是看了一些卡夫卡、福克纳的,后来实在受不了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氛围了,就转向了芥川龙之介 ...

其实卡夫卡一点都不阴暗,我越看越喜欢
发表于 2011-10-30 22: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hopeyearn 发表于 2011-10-30 21:31
其实卡夫卡一点都不阴暗,我越看越喜欢

這個說法真有趣啊,和想像很不同。

雖然卡夫卡,我只看過封面......我從中學開始的興趣是在圖書館看世界名著的封面,哈哈哈

果然是要多讀點書啊!
发表于 2011-10-30 22: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amyvivianjane 发表于 2011-10-30 22:41
這個說法真有趣啊,和想像很不同。

雖然卡夫卡,我只看過封面......我從中學開始的興趣是在圖書館看世 ...

习惯了就好了

比如像变形记,只要你同意了他的逻辑,人有可能变成虫,然后一个人要以虫子的样子生活,很自然就会出现小说里面的情形了

卡夫卡,想象力不是一般的丰富,而且内心很细腻,很敏感
发表于 2011-10-30 23: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hopeyearn 发表于 2011-10-30 22:46
习惯了就好了

比如像变形记,只要你同意了他的逻辑,人有可能变成虫,然后一个人要以虫子的样子生活, ...

嘿嘿,考完試就來看看變形記吧!看一個人要如何變成蟲呀......

想到中學的圖書館,那時比較有拿起來看的是俄國小說,不過也是看不太懂。我覺得我是基於地理因素來選書,覺得俄國是個想到就覺得很冷的地方,想到就大得不像話的地方,體感很直接......哈哈哈。而且俄國這國家在歷史上也挺獨特,是有著東方情調的西方國家。

這種選書的方法好像有點好笑......就像是我有一陣子感覺心中有一個畫面,一群人跟著節奏在抬轎子的畫面。後來我在電影裡看到日本祭典的畫面,再聽到一夫的祭典的歌曲,覺得那應該像是一個日本式的祭典,是整齊又團結的,內在或許有些瘋狂,逼迫人不得不整齊又團結的那種迷幻的感覺。

為了追求一個心中的一個無端的想像,翻完一本書,最後不知道得到了什麼,只是填滿了那個想像而已。好像常常在做這樣的事情啊!就像是現在讀書,從來沒學會過什麼,只是填滿一個身為學生的想像而已。哈哈,又扯得太開心了......

想到中學圖書館的書櫃,想起遠藤周作的《深河》,不太記得為什麼會看那本書了,似乎也是名作。當時大概也讀不出什麼感想,應該是喜歡裡面描寫了不同人為了不同目的來到同樣的地方,那樣的故事。
发表于 2011-10-31 09: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amyvivianjane 发表于 2011-10-30 23:39
嘿嘿,考完試就來看看變形記吧!看一個人要如何變成蟲呀......

想到中學的圖書館,那時比較有拿起來看 ...

到图书馆里乱翻书,大一大二的时候最多。很多都是听说有名,就去看看,不过好多都看不懂,囫囵吞枣一番,但觉得看过了,心里就舒服一点

按照心中的想象来寻找书籍,这个做法好浪漫哦,我怎么没想到呢,嘿嘿。我那时多是找同一个作家的书,希望一个一个地看完。不过,每逢下学期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一些名家的书都会忽然全部消失,我猜是有人又要以这些名家为论文题目了。

现在在网上看书,方便多了,不过反而提不起兴趣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0: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hopeyearn 发表于 2011-10-31 09:49
到图书馆里乱翻书,大一大二的时候最多。很多都是听说有名,就去看看,不过好多都看不懂,囫囵吞枣一番, ...

我每次出门都要带本书路上看看,不然坐车好无聊。最近比较喜欢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还买了几部他作品改编的电影看。
发表于 2011-10-31 12: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恒沙 于 2011-10-31 13:00 编辑

看了列位的讨论真是深有同感!记得上学的时候最喜欢泡图书馆,有时一坐就是一整天。那个时候的借书室还不能自己进去借,自己要查了卡片请管理员找书,其实这个过程也蛮有乐趣的。一是翻卡片,中药铺似的一片目录柜,柜子上有密密麻麻的小抽屉,抽屉里便是一张张记录图书信息的卡片等你去查询,我觉得翻卡片这个过程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找书,防止乱“书”渐欲迷人眼,减少了盲目性;二是在图书管理员进去给你找的时候,也是一个充满期待的过程,会想这本书“长”什么样子呢?等他(她)将书送到你的手上时,那份兴奋感、踏实感啊……唉,学生时代弃我去者远矣,想想自己已经好久没有正经看过一本书了。参与这个话题,真是惭愧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日文老歌论坛 ( 沪ICP备05038666号 )

GMT+8, 2024-3-29 04:37 , Processed in 0.02642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